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生活小贴示 > 春夏之交需防“毒虫”

春夏之交需防“毒虫”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2-05-07 09:51:37 火车票预订

  春夏之交需防“毒虫”

  天气热了,毒虫也特别活跃,前晚扬州城区多个医院一夜之间连续接诊了5位被蜈蚣咬伤的患者,所幸并无大碍。为什么周二晚这么多人同时被蜈蚣咬伤?熟悉情况的外伤科医师表示,“蜈蚣喜欢躲在潮湿阴暗的地方,草丛、墙角、水塘边最多见,春夏之交下雨前后,蜈蚣特别喜欢出来晃荡。”其中5月的温度最适宜,所以这段时间蜈蚣频繁出现,市民应慎防被咬。

  另据了解, 春夏之交扬城市民需防多种“毒虫”,蜘蛛、蚊子、小虫也会伤人。部分毒虫往往含有神经性毒素,咬人后,伤者也许当时感觉不到疼痛或完全没感觉,但数小时后,毒素会蔓延开来,人才会感觉到。

  【现象】

  蜈蚣“心烦”一夜咬5人

  4月30日傍晚,家住东关街的戴先生到街边乘凉,坐在草地旁,突然感觉右脚踝针刺般疼痛。仔细一看,竟发现一蜈蚣从脚边爬走。因咬伤处只有两个小红点,就没在意,到了5月1日晚间右脚踝开始红肿、疼痛,连忙到门诊就诊,接诊的医师检查后说,戴先生幸好是咬伤处局部疼痛、红肿,没有全身症狀,只要局部处理就可以了。

  较之戴先生,吴小姐吃的“苦头”就大多了。前天晚间19时,在新庄社区

  路旁,吴小姐下班步行途中,突然被蹿出的一只黑影咬住脚背,剧痛难忍,当即发现脚背血淋淋的,那只黑影居然是只筷子长的蜈蚣。不久伤口出现疼痛、肿胀,并伴有头晕、恶心等反应,吴小姐遂来到苏北医院进行救治。

  拒不完全统计,前天一晚城区苏北等多家医院就收治了五个被蜈蚣咬伤的病人。

春夏之交需防“毒虫”

  【出没】

  晚8-12时蜈蚣多在草丛、

  墙脚、水塘边出没

  前几天下午,孟先生刚走进卫生间,竟看到三条约5厘米长的蜈蚣在地面上爬行。

  孟先生告诉记者,为了灭杀这些蜈蚣,孟先生曾在家中各个角落喷过杀虫剂,但往往喷药后一周不到,墙缝里又有蜈蚣爬出来了。

  据医生介绍,蜈蚣特别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对此市民须多加防范,一方面做好室内防潮工作,搞好房屋周围及室内卫生,保持清洁干燥,不给蜈蚣提供“活动”的环境。另一方面尽量少去草地、墙脚、水塘边。“扬城的蜈蚣往往白天在窝内栖息,夜间出来活动。晚上8-12时是蜈蚣活动的高峰。

  【防范】

  不治疗难自行愈合 “臭肥皂”做急救最好

  经验丰富的外伤科医师相告: 蜈蚣蜇人时,其毒爪刺入皮肤放出毒汁,蜇处出现两个出血点,周围红肿,可发展为褐色水肿,有的发生淋巴管炎及淋巴结炎,数日后,多数患者症状可消失,部分患者可有全身中毒症状。若不幸被蜈蚣咬伤,应迅速挤掉伤口血液,同时用肥皂水清洗,再用10%氨水或苏打水敷贴,忌用碘酊及酸性溶液沖洗,及时就医。疼痛剧烈时,可用1%普鲁卡因溶液注射于红肿的基底部,或用吐根碱1毫升(30毫克)在红肿处的近心一侧做皮下注射,能迅速止痛。中药雄黄、细辛等研末,调水外敷,能消肿止痛。民间用公鸡的口水涂搽,效果亦好。

  被蜈蚣咬伤不治疗是否可以自行愈合?医师表示不治疗难以自行愈合,蜈蚣的毒性以酸性为主,被咬后会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皮疹现象,严重时甚至出现呕吐、过敏性休克等症状,最好上医院。

  【毒虫】

  春夏之交需防多种“毒虫”

  昨天从苏北医院以及一些县市医院了解到,扬城这个季节除了防止蜈蚣咬之外,还要防止蜘蛛等毒虫伤人。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各种蚊子、蜘蛛、蜈蚣、蝎子、蛇等毒虫也开始活跃起来,市民衣着逐渐单薄,因而容易受到毒虫的侵袭。

  蜘蛛、蛇、蝎子等毒虫伤人一般在野外居多。对此市民要多加防范,一方面可以加强室内清洁,使毒虫无处藏身,另一方面尽量少去草丛、水塘边。万一被毒虫咬伤,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处理伤口,注射破伤风抗毒素血清注射液,并检查有无全身症状。

  【提醒】

  防虫首先要“堵洞抹缝”

  防虫专家胡老师介绍,防治蜈蚣、蜘蛛、蛇等虫害的首要原则是“堵洞抹缝”。“厨房、卫生间等潮湿的地方尤其要注意,把所有可能滋生虫害的缝隙用水泥或者硅胶封死。”

  胡老师还建议市民,家中出现虫害后尽量少用杀虫剂,改用热水将害虫烫死,因为杀虫剂都是化学制品,或多或少都会损害人体健康。

  此外居民还应对家附近的绿化带进行一次大扫除让蜈蚣等无处藏匿。

  封杀蜈蚣可以这样

  1.买除虫菊酯(药店可能有卖),在蜈蚣经常出现的地方洒上一些,下水道入口也洒一些 ,可杀之;

  2.买除虫药片密闭熏之;雄黄加酒撒进下水道;

  3.使环境尽量干燥;

  4.养只公鸡抓之;

  5.清理窗外的爬山虎等植物。

上一篇 北方夏季更热并不奇怪
下一篇 北京熏风拂柳热依旧...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