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线石太线守护人
故事叙述
位于晋冀交界的娘子关,峰奇势险,山路蜿蜒。石家庄工务段娘子关线路车间就驻扎在这里,他们守护的是穿越太行山和晋冀两省咽喉的货运要道——百年老线石太线。
虽属石家庄工务段管辖,该车间却地处山西境内,几个工区更是位于深山腹地,远离人烟。
4月24日的大雨,让九曲十八弯的狭窄山路更多了几分惊险。两个多小时后,记者终于来到位于石太线最长隧道——西武庄隧道下方的西武庄工区。这是一个典型的中途工区,通勤车只能在隧道口暂停,高高的砟肩便是职工上下车的站台。
刚毕业的宋行琦是西武庄工区的见习线路工。他说:“参加工作前就听说这个工区苦,来这儿工作之后才对这种苦有了切身感受。”每次上班,他要在5时前出门,先从村里走到县里,再坐汽车到石家庄,在石家庄北站搭乘石家庄北至太原的6031次列车,2个小时后下车刚好赶上9时多的早点名。两天的休班日期,就要有一天耗在路上。
当下,正值石太线集中修关键期,工区的9名职工已经一个月没回家了。大家每天21时至次日3时协助大机施工,白天短暂休息后再上线做好当晚施工的准备工作,一天顶多睡五六个小时。这天,虽因大雨不能上线作业,他们还是准时起床参加早点名。
年轻的工长吴迪对照《一日作业标准化》的内容和雨天注意事项进行班前预想,带班长王连军、防护员冯秀科、机具手武亿科分别针对自身分工进行了安全风险自我提示。当了20多年线路工的武亿科随身携带着3张《岗位安全风险控制卡》,因为他身兼线路工、巡道工、防护员数职。人少活儿多的现实让他们每个人都是一岗多能。
雨势稍缓,众人推着工具车上线,紧锣密鼓地撤掉钢轨下的垫板,为夜间大机清筛做准备。娘子关线路车间党支部书记李杰说,除了交通不便,工作量大是石太线养路人的最大难处。弯道多、坡度大、桥隧多、年头长的石太线年通过总量达1.6亿吨,相当于每天开行近百列5000吨重载列车。
在这个一年中有大半年见不到太阳的工区里,在飞扬着煤末粉尘的线路上,苦、累、脏、险,一应俱全。这些线路工向来干得多说得少,但从他们每个人一丝不苟的工作中,可以看出他们以高标准养护石太线的态度以及“人在阵地在,全力保石太”的执著和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