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载问题 公路喊痛 车主叫苦
时下进入雨季,路面容易损坏。不过在雨水洗涤的背后,超载车辆运输如同一种顽疾常年侵蚀着道路的健康机体,一条条好端端的道路不到数年就面临被压成乌龟背。连日来,深入到长沙部分国省干线、县乡道、农村公路等,一探超载运输治理为何屡禁不止。
一车砂石超载40%,只能保本?
从望城主城区过沩水桥,一个治超站就矗立在沩水河边。向北不到数百米,几十个砂场跨江堤而设,车来车往。不过最显眼的还是周边已破损的路面和执法人员,停车、过磅、卸载……
“一台车货总重30吨的后八轮车从望城区沩水入湘江口处运一车砂石到宁乡,至少要超载40%,才能保本。”望城区路政执法局局长、区治超办常务副主任徐特说。司机工资一趟70元,油钱3元一公里,来回80公里,油费就240元,除却整个费用,不超载的话,一趟要亏损160多元。如果超载80%,就有400~500元一趟的利润,一天能跑2趟,利润就可观了。
“一台30万元的车,只要有货物运输,不要一年时间就能打本。”在浏阳工业园附近一位从事矿石运输的车主告诉说,随着浏阳“新四路”等重点工程如火如荼建设,浏阳每年需要的碎石就达到500万吨以上。
在如此充满诱惑的利益和巨大的市场面前,几乎所有的重载货车车主都变着法子“多拉快跑”:加高车厢,改装车辆,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不超载实在没钱赚。一般车辆核载5吨,经过改装后,一般都拉上10吨20吨,尤其后八轮的货车,一拖就是四五十吨。”经常从浏阳市高坪镇拖石灰石到位于永安镇某水泥厂的李师傅并不忌讳地告诉说。
一条道路压坏后损失以千万元计
“超载最严重的后果是将道路压得支离破碎。不少道路只得重新改造或者新建,别无他法。”徐特告诉说,如该区北马巷到靖港段,由于沿线砂石场林立,道路一修再修。每公里如按140万元造价计算,18.7公里的道路就损失2500多万元。
浏阳永社公路是浏阳“四路建设”的代表道路之一,于2004年竣工通车。但由于长期受超载车辆的碾压,道路只得于去年重新铺设,投入也是以千万元计。
“车辆超载重量的增加和其对路面的损害是呈几何倍数增长的,超载10%的货车对道路的损坏会增加40%,一辆超限2倍的车辆行驶一次,对公路的损害相当于不超载车辆行驶16次。司机和车主超限运输每赢利1元钱,就会造成公路损坏100元的代价。”市公路管理局专家称。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长沙目前在国省道干线公路上设置了6个公路超限检测站,“十一五”期间,长沙干线公路治超共检测车辆12万余台,其中查处擅自超载运输车辆5万余台,卸载货物34万多吨。
解决超载问题,还得抓住两大源头
目前,治理超载运输已引起了长沙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如望城区采取多方联动,专设治超办专项治理;浏阳也开展了“零点行动”、“猎猫行动”等行动,超载运输率、超载运输引发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等均有所下降。
4月30日晚8时许,来到位于浏阳进出城口的集里桥检测站。只见成群结队的载重货车呼啸而过,不少货物已超过车厢,堆积如山。尽管有执法人员在路边示意停车检查,但只有一台车进站接受检测,其他都视而不见,冲关前行。接受检测的车辆车货载重应为30吨,但检测结果是43吨。“没有办法,晚上车多,怕出事。”站在夜幕下的执法人员一脸无奈。
为何公路超载屡禁不止。其问题的症结又在哪里呢?了解到,两大症结严重削弱了监管执法的力度,源头治理已是迫在眉睫。一是货车出厂时,一般都是“大吨小标”,即在实际运输过程当中,大多数货车的实际载重量往往都会大幅超过入户登记时的标准吨位,从而出现了入户时的标准吨位偏小,而运输时的实际吨位偏大的现象。“这种现象让我们头痛,也让运输车主有空隙可钻。”
另外是运输市场价格不合理,油价已由过去的每升一元多进入了时下的“8元时代”,成本无疑增加不少,加上货运市场入市门槛低,这无疑加剧了市场的恶性竞争。目前的货运市场本身运量不足,运力大于运量,经营者为了维持赢利水平,超载运输,这样势必将运价压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