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东为何屡屡受到冰雹的“青睐”?天气预报为何有时跟市民感觉不同?今年还会不会遭遇暴雨或高温的袭击?广东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广州市气象局局长梁建茵研究员昨天接受记者专访时坦承,天气预报还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地准确,为此他还受到过妈妈的抱怨。
气象局长出门定看天气预报
记者:俗话说:“卖盐的老头吃淡菜,裁缝没有被子盖”。我们都很想知道,气象局局长出门之前要不要看天气预报?
梁建茵:这个可以百分之百地告诉你,一定要看。不论是在广州,还是到别的城市,都会事先了解一下天气。我觉得,目前的天气预报可用性还是很强的,大家之所以那么热烈地在讨论,说明它准的时候还是很多,如果它不准,人家也就没有兴趣去谈论这个问题。虽然有市民批评我们,但事实上他们也采用我们的天气预报,这说明大家对天气预告有很大的需求,只不过目前还没有做到百分之百准确。百分之百地去解决这一科学问题,还需要很多代人的艰苦努力。
记者:在有需要的时候,你会不会看着资料,或者看看天色,就作出一个预报?
梁建茵:我还是更加信任专业人士。因为虽然我也懂气象,但我有我的职责,预报员有预报员的职责,天气预报是要有经验和技术的积累。但我也会看一下预报员这一次的预报,他的预报思路、结论是不是和我的相近,如果相近的话,我会对预报更有信心。
但我觉得还是应该相信专业人士,因为他们确实是24小时在盯着天气预报,而且他们受过专业的训练。因为天气是千变万化的,你虽然积累了10年的工作经验,但是天气不是简单地重复10年来的东西,就像现在我们也不断地看到异常天气、罕见天气出现。
妈妈“抱怨”预报有时不准
记者:身边的亲戚、朋友有没有向你抱怨过天气预报不准?
梁建茵:也有抱怨的时候。举个例子,我妈是必定要看天气预报的,她说她每天的生活安排都需要根据天气预报来做,穿多少衣服、出去带不带伞。她也会跟我说,你们今天报的温度,跟我的感觉有一点不同。但事实上,这种感觉有部分是因为人的感觉和我们观测的标准之间,可能有时会产生一些差距。当我们到太阳底下直晒的时候,也许你感觉到40℃的高温,而气温的实际数值没那么高。事实上我们观测的标准是全世界统一的,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面,并且是通风的。百叶箱观测的温度和人在太阳下直晒之间可能会有一些差距,事实上这差异还是可以接受的。
再比如下雨,有时我们报了下雨,而广州东边下雨,西边没有下雨,这情况常有,但这并不能说我们预报错了。所以评价预报是不是准确,气象界有一套国际通用的评判标准。
现在我们的气象站还没有密集分布到每一个角落,如果我们能把大气所有的变化都观测到,我们的预报肯定更加准确,目前全世界都没能做到。
粤创建小天鹅暴雨预报系统
记者: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广东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冰雹。冰雹对生活造成了一定的麻烦,能否提前预报?
梁建茵:冰雹发生的范围很小,大概就是几百米到几千米范围。在这次冰雹发生之前,我们很多地方都发出了预警,比如4月13日,花都在冰雹来临前就发布了预警。但这个难度很大,要提早很长时间预报难度非常大。
记者:什么时候我们对暴雨的预报也能做到像预报台风那样准确?
梁建茵:暴雨也是一种强对流天气。事实上,我们的暴雨预报在全国属于比较好的。当然,它的预报难度也很大,其中有很多不可控制的因素,使得判别降水能下到多极端,还是有很大的难度,这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但在广东来说,我们有数值预报模式,但模式出来的结果往往不一定能报到这么大的降水量级,所以难以提前很长时间告诉大家什么时候要下暴雨,因为目前技术还没达到。但我们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方法,比如我们开发使用的小天鹅临近预报系统,对暴雨发出预警,平均可以提前30分钟以上。这个系统是国内领先的系统,参加过亚运、奥运、世博的天气预报工作。
难准确预报长时间天气
记者:有说法说广州今年高温天数可能达到25天,今年会不会有一个非常炎热的夏天?
梁建茵:夸张地说,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有可能在影响我们的天气,当我们把手在空中挥舞一下,我们的气流可能就会发生变化,这叫“蝴蝶效应”。这说明,这里面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而且随时都在变化。所以,希望非常准确地预报一个很长时间的天气,从科学角度来说是有难度的。你说今年的高温天气,我们会通过历史上的一些规律去预测。可是天气往往并不是完全重复历史的东西,如果完全重复就不需要我们去预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