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中午,20余名愤怒的旅客在浦东机场跑道的滑行道道口,逼停了一架刚刚降落的艾提哈德航空公司航班。这些乘客是10日因天气原因滞留在浦东机场,因不满机场在解释和赔偿方面的工作,而采取了这种比较危险的维权方式。
这是航空领域又一次典型的“不闹不解决、大闹大解决”的案例。这群旅客在航班出现问题时,不仅数小时得不到妥善安置,甚至还被锁在登机口门外淋雨半个小时,有旅客因此着凉而发病。当他们采取了严重危害航空安全的行为,冲上滑行道后,不仅不到5分钟就得到了安抚,而且还每人获得了1000元的赔偿。
在媒体采访中,也有其他旅客认为这些旅客害人害己,有专家认为“应该依法惩处”。的确,这些旅客所采取的维权方式,不仅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还威胁到其他旅客的生命安全。对类似危险行为,无论是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还是治安管理处罚法,都有相应的条款。
说法:拦飞机危害公共安全最高可判5年 民航业人士表示,旅客未经许可进入机场跑道禁区,很容易被飞机高速运转的发动机吸入绞成肉泥,造成运行中的飞机发生故障,导致机毁人亡的严重后果。因此,擅闯机场跑道,涉嫌违反《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第十六条、《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情节轻微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而在《刑法》中甚至有更严重的处罚,《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明文规定,聚众扰乱民用航空站等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观点:执法部门应追加处罚
按照《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即便未造成实际后果,也应处以罚款和10天以下拘留。事实上,该事件相比当年号称留学生“吻瘫”美国机场的事件,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可处理的结果却大相径庭,20余人非但未受任何惩罚,反而获得了“奖励性”超额赔偿。
“弱者的优势”被异化为“弱者的暴戾”,这是无论如何不能让人接受的。也许,在与航空公司争论赔偿数额的那一刻,每个乘客都是将自己定位为“弱者”;但当他们通过拦飞机来威胁航空公司,此刻实际的身份却是霸道的暴戾者。当暴戾成为弱者的武器时,对社会的危害同样巨大,因为不相干的飞机和乘客都被其“绑架”成了维权的砝码,对于这样的弱者暴戾,我们同样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
如果说航空公司宁愿选择超额赔偿息事宁人更多是出于商业的考虑,因此无可厚非,那么,执法部门居然也对这样的违法行为置之不顾,就没有任何道理了。这不是什么对弱者的人性化免责,而是对违法暴戾行为的无度纵容,一旦示范效应得到释放,为此买单的只能是公共利益。因此,相关执法部门有必要对疯狂的拦飞机行为追加处罚;毕竟,拦飞机维权已经不是简单的消费纠纷。
严处“滋事者”需建立在航空公司规范自身行为的前提下中国航空协会培训中心副教授顾胜勤指出,目前,某些航空公司对航班延误的补偿,不仅不分航班延误的性质,而且补偿数额有越来越高的趋势。他认为,对于航班延误的补偿,航空公司不应采取无原则的手段,一味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无原则的补偿既害人又害己,助长与诱导旅客对航空公司采取极端行为。
中国航空法律服务中心专家张起淮表示,旅客拦飞机“维权”,对于航空公司而言,的确存在信息通报不及时、应急服务跟不上等问题,加上旅客的过激行为,这一事件成为“混合过错”。因此,航空公司方面希望“破财消灾”、息事宁人,免得造成更多的航班延误,损失更大,名誉也进一步受损。其实,航空公司今后更要规范自己的行为,确保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依法依规没有疏漏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够理直气壮地依法对“滋事者”进行严厉处罚。
反思:公正不应该是选择性
不管这些旅客是否得到了惩罚,但这样的维权方式,应该反对。但问题在于,公正不应该是选择性的,严惩这些旅客的前提,是航空公司长达数小时的不作为和对消费者的怠慢也要得到严惩。因天气原因造成延误,航空公司免责。但不妥善安置被延误的乘客、不及时回应乘客的合理诉求,是否也“免责”呢?
有数据显示,2010年国内各主要航空公司计划航班188.8万班次,其中不正常航班45.7万班次。面对这样海量的事件,仅有《航班延误经济补偿指导意见》作为参考,其中能得到赔偿,还需要“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误”。如此严苛的赔偿条件,加上航空公司方面的绝对强势和航空领域的专业性,旅客遇到延误往往只能吃哑巴亏。
在没有合理的程序和规则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博弈双方只能以丛林法则决胜负,敢于摆狠的一方,最终获得最大的利益。这一次,即便这些旅客得到了处罚,依然是丛林法则的胜利,只是一方借助貌似合法的手段解决了不合理问题中的弱势方。
如何保证畅通的维权渠道
江苏省律协对航班延误纠纷所做的调查显示,乘客的诉求主要有四方面:一是告知延误真实情况;二是更换航班或退票;三是提供餐饮、茶点、休息等服务;四是赔偿。其中前两者如果满足,后两者并不重要。
发生在浦东机场的这一事件,正是各种随意的处置和不人性的安排,让怒火最终爆发。因此,面对航班延误事件,除了“赔偿指导意见”之外,出台更细致的处置规定,比如对航班延误的解释如果不及时、不清楚时,该如何追责等,以此来保证乘客有畅通的维权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