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s),是美国一种多项的新闻和文化艺术奖金,由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出资设立,他被誉为创办现代美国报纸的先驱者和示范者。1903年,普利策写下遗嘱,决定出资兴办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和建立普利策奖金,由哥伦比亚大学董事会掌管他遗赠的基金。1911年10月29日普利策逝世。根据他的遗嘱,1912年开办了哥伦比亚新闻学院,1917年起设立了普利策奖。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普利策奖已经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成为记者们职业生涯的奋斗目标和最高想。在发展过程中,普利策奖不断完善的评选制度等等已使得普利策奖成为全球性的重要奖项。在众多获奖者中,约翰·肯尼迪(john kennedy)是唯一获得这个奖项的美国总统。
1 奖项分类
普利策奖包括新闻奖和艺术奖两大类,其中新闻奖主要有:公共服务奖、报道奖、社论奖、漫画奖、批评评论奖、通讯奖、特写奖、新闻摄影奖等;文学艺术奖有小说奖、戏剧奖、诗歌奖、美国历史作品奖、自传或传记奖和非小说作品奖;音乐作曲奖1项。另外,还颁发2项特别奖。
其中,首届普利策摄影奖是1942年颁发的。此后,除1946年外,每年颁发一次。从1968年开始,摄影类增设了专题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通常由一组照片组成。
2 评选对象
普利策新闻奖的评选对象是每日、星期日出版或者每周至少出版一次的美国报纸,以及发表于其上的作品。与普利策奖的其他奖项不同,新闻奖获奖人无需具备美国国籍,但参赛作品必须是发表在每周至少出版一次的美国报纸上。后来,普利策奖也向纯网络媒体的记者开放,所谓纯网络媒体,也就是只有网络版,没有印刷版的媒体。
3 评选制度
该奖由包括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在内的16人组成的普利策奖金评选委员会评选,当年4月中的一天公布结果,并于5月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正式颁发。
4 普利策生平简介
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1847年4月10日生于匈牙利一个犹太人家庭。17岁时从家中出走,本想从军,但因视力差、身体弱而被拒绝。后被美国招募,成为一名骑兵,1867年加入美国籍。1868年当了德文《西部邮报》记者。他凭借强烈的求知欲和充沛的精力,不知疲倦地挖掘各种新闻,后成为该报的全资经营者。
到1878年,普利策熟练地掌握了英语,于当年12月9日出价2500美元买下了圣路易斯的《电讯报》,后与当地《邮报》合并为《圣路易斯邮讯报》。1883年,他以34.6万美元买下《纽约世界报》。他创造了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件见报。这种写作规则,至今仍是整个新闻界的普遍原则。普利策对报纸的经营与编辑独树一帜。他强调报纸发表新闻要真实和准确,文字要简洁和通俗,要花力气写好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