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龙厦高铁的车轨,“厦漳龙一小时经济生活圈”很快就将我们纳入其中。一个小时,可以被堵在市区的路上,也可以往漳龙两地走一遭。
不容忽视,厦门优质教育的吸引力被高铁再次放大,这一个小时,还可以用来去厦门读书。高校、基础教育、人才培训,人才和“准人才”们将大规模地进出厦门。
人才集散中心和培训教育基地,将成为厦门教育的新名号。
漳龙技能人才缓解厦门“高工荒”
不难预料,龙厦铁路开通后,将会有大批量的专业技能人才涌入厦门就业。厦门一家制造企业如是断言。
龙岩有一所全国重点的技师学院,培养机械加工方面的专业技能人才,每年有将近2000名人才毕业于这所高职院校,但是,他们绝大多数却留在了龙岩本地的一些经济开发区,谋求发展。这对于用工量庞大的厦门市场算是 “远水解不了近渴”。
“我们也知道厦门企业环境好、待遇好,工业区规模大,发展平台大,但我是家里的独子,不想离父母太远。”一位该校的毕业生说出了很多龙岩生源的心声。的确,厦门的用工需求量在全省算高的,但考虑到龙厦之间的往来时间和金钱成本,很多技能人才只能选择留在龙岩。
另一方面,在厦门,由于技能人才的短缺,用工市场上充斥着“私人性质的培训机构”,他们重在满足企业的 “快速成才”培训,职工的职业技能不成熟,并不能满足企业对于专业理论、操作水平均高的“双轨”人才的渴求,这种渴求在用工荒蔓延的时代,被称为“高工荒”。
龙厦铁路开通后,往返两地的时间、金钱成本都将大大降低,距离已经不再是阻碍技能人才前来厦门发展的障碍,“顾虑少了,人才自然就会多起来”。该制造企业还透露,铁路开通后,他们将率招工团队前往龙岩,主要想“找一些能提高企业研发、管理水平的专业人才”。
于是,在缓解了厦门的用工需求的同时,还疏导了漳龙两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大潮,这就是高铁的魅力。
厦门培训市场将掀新一轮竞争
除了就业外,高铁的开通还将对厦门的教育培训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以艺术培训为例,全省范围内,艺术教育水平最高的要数高校云集的福州和厦门。“福厦动车开通以前,在厦门接受培训的莆田生源很少。”已经从事三四年音乐高考培训的厦门多利亚陈总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说,主要因为莆田到厦门往返时间长,学生需要住宿过夜,花费很高。但自从有了动车,莆田学生现在已经当天就能返回,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
“同样的变化也会出现在龙厦铁路开通以后。”陈总说。尽管每年福建省有2200-2300名音乐高考生,但目前,厦门来自龙岩、漳州两地的音乐生源却仍然比较少,铁路的开通,将为厦门吸引大量的培训生源。
去福州,还是去厦门上课?每一个龙岩、漳州学生,不可避免地都要面临这样的求学权衡。为了争夺这些生源,厦门的教育培训市场将会掀起新一轮的竞争,大家将纷纷展开宣传和提升,不但要做好准备与厦门同行竞争,还要与福州同行一较高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