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机外停车不仅影响运输效率,增加运输成本,还带来诸多不安全因素。如何减少人为因素造成列车机外停车?襄阳机务段从提高机车乘务员操纵水平,严格按图行车、加强操纵预想和信息沟通交流等方面入手——
襄阳机务段将提高机车乘务员操纵水平作为减少机外停车的基础工作,及时制订了电力机车乘务员补强培训计划,按照实用、有效的原则,对机车司机(指导司机)进行业务培训和考试。同时,这个段还将机车过分相绝缘器操纵提示卡发到每名机车乘务员手中,防止因操纵不当引发机外停车问题。
这个段将严格按图行车作为减少机外停车的卡控关键,督促机车乘务员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做到不盲目抢点、不晚点。同时,这个段还在每次调图前及时将列车运行时刻表、客车办理客运业务站名表等有关运行资料汇集成册,并下发给机车乘务员,确保机车乘务员熟练掌握担当区段线路情况,尽全力防止机外停车问题的发生。
这个段引导机车乘务员认真做好操纵前的预想工作,准确了解列车编组情况和列车制动状况,对区段点内客车运行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合理控制运行速度。值乘中,机车乘务员充分发挥无线列调电台的作用,认真监听了解相邻列车运行情况,分析判断客运列车运行位置和时间,当遇到突发情况时,必须提前采取惰力运行方式控制列车运行速度,并加强与车站联控,严格按照调度要求行车,保证列车能在站内停车。
这个段建立了列车机外停车专项分析制度,除对列车机外停车作业标准进行监控检索分析外,还定期对列车机外停车的趟数、地点、车次、时间等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就运输组织等方面的问题加强与调度中心、车站等部门的沟通交流,密切配合,尽全力防止发生机外停车问题。
此外,这个段还对列车机外停车后的防溜逸等作业标准进行了细化,明确要求旅客列车机外停车后必须施行列车制动保压措施,列车开车后必须减压50千帕对列车制动主管进行贯通试验,列车运行速度(时速5公里)明显下降后进行缓解,一旦发现列车制动力不足危及行车安全,立即通知运转车长使用紧急制动阀停车;货运列车必须待列车充满风后进行贯通试验,尾部风压达标后方能开车,防止因机外停车而引发的列车“折关”和分离事故,确保运输安全生产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