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特区报记者 沈勇
至4月12日,国内民航燃油附加费重回历史高位已有一周时间,记者从航空公司了解到,过高的附加费已成为双刃剑:在弥补航空公司燃油成本的同时,也压抑了市民乘飞机出行的意愿。“附加费过高,与民航淡季、经济不景气等因素叠加,目前民航客流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5%以上。”有航空公司人士告诉记者。
机票价格出现“倒挂”
一周之前,国内航空公司宣布调整航空燃油费,长短途航线均上涨10元,其中800公里以下航程由70元提高到80元,800公里以上由140元提高到150元,重回2008年7月的历史最高位。
“我准备订4月16日往武汉的机票,在网上查到的机票票面价都只要4折390元,但燃油附加费150元加上机场建设费50元,两项就要200元,抵得上机票价的一半了。”昨日,常往武汉出差的南山一软件公司销售人员刘小姐感叹:深圳与武汉乘飞机往返的话,这笔费用将达到400元,确实“伤不起”!
不止是深圳至武汉航线,记者查询发现,几乎所有航程在1000公里左右的中短途航线,都存在额外收费“直追”机票票面价的情况。如深圳至长沙,16日最低机票只要4折390元,燃油附加费加机场建设费则要130元;而往三亚,16日机票最低是2.5折220元,燃油附加和机场建设两项费用也要200元。
对于机票价格与固定税费“倒挂”的情况,航空公司相关人士解释,目前是民航淡季,机票价格可以随行就市打折,然而燃油附加费和机场建设费这部分税费是固定征收的,无法减免。
航空公司只能八成饱
实际上,燃油附加费已经成为国内航空公司抱定的“救命稻草”。
目前,中国国航、东航、南航的航油成本都已超过总成本的40%。从最近三大航陆续公布的2011年年报可以发现,燃油成本高企已是航企去年业绩下滑的重要因素。
去年,南航的燃油成本为326.75亿元,占主营业务成本的43.1%,航油成本较2010年增加39.1%;而国航和东航去年的航油支出在公司营运成本的占比也分别达44%和41.49%。
今年以来,由于从2月开始,发改委连续三月上调国内航油价格,航空公司的燃油成本累计上涨了701元/吨;再加上一季度整体航空需求疲软,进入2012年后,航企的日子更不好过。
业内人士预计,从全球政治、经济和货币流动性的走势来看,今年油价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航空公司仍要承受高企的燃油成本压力。
一家国内航空公司的管理层人员表示,尽管此次燃油附加费已达历史高位,但仍仅能覆盖航油上涨约80%的成本。而目前处于航空淡季,裸票价格无法大幅上调,因此整体收入仍难抵成本上升。
民航客用脚投票
“最担心的是上游航油价格持续上涨,燃油附加费不得不层层加码,如果出现800公里以下上涨到120元,800公里以上上涨到200元,对民航客流的冲击将是致命的。”有深圳基地航空公司营销人士盛先生向记者承认燃油附加费收取是一把双刃剑。
他表示,由于民航淡季、经济不景气及燃油附加费过高等因素,与去年同期相比,目前所在航空公司客流已下跌5%-6%。
“主要是中短途客流分流较大。”据悉,深圳至武汉直达高铁的开通,已经使航空公司从这条以前是盈利点的航线将飞机运力部分撤出。“在航空公司内部作的一次调查显示,许多湘鄂籍员工都倾向于坐高铁回家。”
盛先生算了一笔账:以目前深圳至武汉机票4折390元计,加上燃油附加费和机场建设费200元,坐飞机总成本590元;而高铁二等票只要540元。价格更便宜不说,高铁还有准点率高、搭乘手续简单和乘坐舒适等优势,民航竞争胜算不高。
不止是高铁分流,记者发现,民航出行成本提高,使市民出行意愿也发生改变。“伤不起啊,再涨下去我们骑车去旅行吧。”在网上,已有网友发出五一游的倡议。而另有网友则认为航油附加费上调挺好,鼓励人们减少出行次数,或者选择更省能源的交通方式。
来源:火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