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公路处围绕建设生态城市目标,在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各个方面重点抓好节能减排工作。
一是严格设计标准,降低新上项目能耗水平。将节能减排理念贯彻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招标、施工、验收全过程,鼓励多采用节能环保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加强对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工艺及设备使用的监督管理,使交通建设项目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节能标准规范的要求。在公路工程的投资立项、初步设计、竣工及验收审批中,增加对节能的要求并作为硬性指标严格把关。通过设计阶段优化选线,灵活合理利用技术指标,充分利用老路,尽可能少占耕地;科学降低路基填土高度,减少高填深挖,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结合农田水利治理、港航工程施工弃土等,有效利用工程建设范围内可用土源,节约取土用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如:237省道淮阴区段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其中新建段全长41.8公里,通过优化工程设计,平均降低路基填土高度30厘米,节约用土32.6万立方米;205国道淮安西绕城段建设工程路基填土利用盐河整治工程弃土,实现了公路水运工程的双赢。
二是节约使用资源,大力推广路用材料再生利用。积极宣传旧路用材料即旧沥青混合料、旧水泥混合料、旧基层混合料再生利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大旧路用材料回收力度,确保“十二五”期间年均回收增加量不低于20%。积极推广“三旧”利用,国省道改造和路面大修工程优先使用工业废渣综合利用等技术。加强老路改造项目原有老路状况调查研究,最大程度将原老路作为新建道路路基使用,节约土地资源,同时加大了老路材料的利用率。2011年,205国道淮安西绕城公路利用老路路面结构4.6公里作为新路路基,减少了废物排放。248省道大修工程中推广应用老路面层与基层全深层冷再生技术,翻新利用老路基层4.962km,与传统基层大修方案比较,节约投资114万元,节能量约合1900吨标准煤。
三是建设生态公路,实施公路绿色通道建设工程。结合生态市建设总体方案,加强国省干线公路绿色通道建设力度,提高绿化精细化设计、实施水平。打破部门界线,主动加强与绿化园林部门沟通协作,干线公路绿色通道建设积极吸取园林绿化经验;提请市政府由园林部门实施淮金一级公路、327、326、235省道等项目绿化工程,取得了良好效果。2011年实施了绿色通道180公里,具体为:205国道后六塘河至丁集段一级公路26公里、325省道淮安段一级公路17公里、326省道高沟段一级公路9公里、327省道涟水石湖至涟城段一级公路35公里、235省道涟水段一级公路31公里、237省道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段一级公路6.24公里、237省道楚州段一级公路26公里、淮安清浦至金湖一级公路40公里。
四是降低能源消耗,着力推广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积极推广使用交通节能新产品,探索太阳能在低能耗交通安全设施中的应用。205国道后六塘河至丁集段暨325省道淮安段43公里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全部安装使用了太阳能光源频闪警示灯,进一步保障公路交通安全。
五是减少养护成本,探索公路绿化节能养护技术。对于公路边坡及路肩的植草绿化工程研究采用覆盖塑料地膜养生技术,对于中央分隔带的树木绿化工程尝试铺设塑料水管实施自动喷灌技术,以节约养护用水、节省运输能耗、保障作业安全。
六是注重保护耕地,加强干线公路土地复垦管理。去年建成通车的327省道涟水涟城至石湖段、235省道涟水段、237省道淮安区段、淮安清浦至金湖公路等项目结合绿色通道建设、路域环境整治,实现土地100%复垦,最大限度保护了沿线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