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廉价航空市场,上海民企春秋航空长期以来扮演“寂寞高手”。不过3月25日,三大国有航空之一的东航公司对外宣布,将和澳洲航空旗下的廉价航空业务捷星航空成立一家以香港为基地的廉价航空合资企业。巧合的是,春秋航空和东航这两家国内涉足廉价航空的企业,均是石家庄国际机场的基地航空公司。
合资公司名为“捷星香港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为1.15亿美元,东航和澳航旗下的捷星航空将分别以现金方式出资5750万美元,双方各占50%股权。捷星香港有限公司服务初期将由3架空客A320飞机运营,预计2015年内达到18架空客A320飞机的机队规模。
据悉,捷星香港将开通香港飞往日本、韩国、南亚和中国内地、中国台湾的短途航班。捷星首席执行官布鲁斯·布坎南表示,捷星的票价将比现有全服务航空公司便宜一半。大中华区空运市场每年旅客人次接近3亿,业内人士预测到2015年将达4.5亿人次。
东航董事长刘绍勇表示,与澳航的合作是“东航进军国际市场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是开拓低价航空业务的绝佳机会,为现有商业模式提供了补充”。
东航是中国三大国有航空公司之一,年旅客运输量跻身世界前十大航空公司之列,目前共运营客货运飞机超过380架,航线网络通达全球173个国家、928个目的地。虽然东航利润丰厚,但是其一直尝试实现差别化经营,并打进新市场。
澳航旗下的捷星航空是全球知名的廉价航空公司,专注于价格敏感的休闲旅客,目前拥有89架飞机和众多低成本航空客运成员公司。按照销售收入计算,捷星航空拥有亚洲增长最快的廉价机票网络,和新加坡、日本、越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的航空公司均有合作。
源自大洋洲的捷星航空公司成为东亚廉价航空市场的重要推手。此前,捷星航空和新加坡商人以及淡马锡投资公司共同成立了捷星亚洲航空公司,这是新加坡的第三家廉价航空公司。
东航此次涉足廉价航空,主要仍是瞄准香港市场。对于中国内地除了春秋航空之外,迟迟未出现第二家廉价航空公司的原因,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国内航空企业近年来呈现“国进民退”格局,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将本地命名的航空公司视为一张改善投资环境的“名片”,并未将这些公司定位为依靠消除非必要服务降低票价、吸引中低端客源的低成本航空,另外,运营廉价航空对于企业控制成本有较高要求,其中包括控制高管薪酬,最大限度降低行政和营销开支等,国有航空公司还难以适应这种低成本管理。
据了解,廉价航空进入河北石家庄机场以来,已经成为河北民航市场腾飞的重要引擎。春秋航空2009年进入河北市场,现已发展成为石家庄机场规模最大的基地公司,今年其目标是在该机场完成旅客运输量160万人,从而斩获石家庄机场的三成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