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清江水布垭大坝上游5公里处的南潭河汽渡,是省道巴鹤线实现南北贯通的要塞,恩施州唯一的汽车专用渡口。今年,南潭河汽渡实现平安渡运44周年。
南潭河汽渡始建于1968年,最初采取木船用篾缆作牵引的方式渡运过往车辆。2006年,清江水布垭工程完工大江截流后,在原来的位置上方复建了现在使用的码头,因江面变宽,原来使用的两车驳渡船改为现在使用的四车驳渡船。起初,过往车辆少,每天渡运6趟,全天渡运车辆不过40辆。
后来,每天渡运12趟,早上7:30开航,每小时一渡,每天渡运车辆不过70辆。近年来,清江两岸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现在,每天过往车辆100多辆,由于渡船只有四驳位,大车一渡只能装载4辆,小车也只能装载8辆,渡船从早上6点钟开航,到天黑收航,一渡接一渡,船不熄火,人不离岗,每天连续工作12个小时。尽管渡运繁忙,但是南潭河渡口所还是把安全作为至高无上的工作做得踏踏实实,把服务作为本职工作做得本本份份。
安全至上。渡口所一班人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做到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相关业务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每月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反复学习《安全生产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渡运安全操作规程。采取师傅带徙弟的方式培养精兵强将,俗话说:“严师出高徙”,聘请具有丰富驾驶和管理经验的老师傅传帮带,13名工作人员全部持证上岗,两名新任船长已能独立胜任本职工作。加强安全培训,州、县公路局每年都在南潭河渡口召开安全培训会,同时,安排人员赴外地接受培训。制定和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做到安全组织机构健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船长、安全员把关,职责细化到人,每名干部职工都签订安全责任状。坚持防范于未然是做好安全工作的根本原则,安全事故总是发生在疏忽、麻痹、侥幸的心理,思想上的隐患是最大的安全隐患,渡口所克服渡船和码头设计缺陷、驳位少等困难,严格实行按渡运程序操作,严格执行安全航行十不准:不准大风航行、大雾航行、大雨航行、缺员航行、超载航行、超高航行、抢渡航行、带病航行、能见度低航行、危险品混装航行。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渡运。全体工作人员在开渡前十五分钟到岗,对各自管辖的部位进行检查、登记、签名,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开航,决不允许带病作业。
服务为本。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设立了党员示范岗。充分调动每名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渡口成立了所委会,建起了工会活动室、阅览室和职工食堂,大家在一起就像在一个和谐的大家庭,能感受到温暖,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大力弘扬交通精神和铺路石精神,为过往车辆和旅客提供细致周到服务,渡口一班人团结一心,爱岗敬业,默默奉献,耐心引导车辆上下船舶,温馨叮嘱旅客安全注意事项,炎炎夏日,双脚踩在炽热的甲板上,头顶40°C的高温照常工作;凛冽严冬,寒风刺骨,每个人都冻得瑟瑟发抖,渡船依然扬帆渡运;节假日,当人们沉浸于合家欢乐,亲朋团聚之时,渡口一班人仍在坚守岗位,把一辆辆车,一个个旅客安全送达对岸。
2012年,南潭河渡口安全渡运7542航次,运送车辆42871车次、旅客30万人次、货物61616吨,过渡费收入43.1312万元,为清江两岸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