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公路局针对路政执法管理中存在的商贩占道经营、公路抛洒滴漏、非公路标志“昼伏夜出”等情况,不断创新路政执法模式,有效破解了路政执法难题,确保了辖区公路的安全畅通。一是针对占道经营行为变“管”为“疏”。
针对商贩占路经营管理难点,及时调整工作思路,由强行制止变为巡查疏导。一方面积极协调公路沿线政府部门,划出远离公路红线的专门用地,对占路摊点进行集中搬迁、集中管理,从源头上彻底根治占路经营行为;对临时不能搬迁的占路摊点,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合理安排巡查时间,安排路政管理人员提前进入重点路段,做好预防,及时规劝。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部门联动效应,加强与交警、工商、城管、卫生等部门联合执法,把紧占路摊点从业关,对无营业执照、卫生不达标的商户依法进行治理;对暴力抗法的商户,与公安部门联手,依法强制处理。
二是针对漏洒污染行为变“碰”为“寻”。在加大路政日常巡查力度和密度的同时,一方面依托治超站,对运输易洒易漏物品的车辆进行调查,分析其经过的路线,并安排机动巡查小组,对所调查出的重点路段专门进行漏撒污染治理;同时加大对公路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向社会公布路政事案举报电话,依靠群众力量,积极做好漏撒污染治理工作。三是针对移动非公路标志行为变单一巡查为集中治理。
夜间巡查由过去一个巡查小组管理部分路段,变所有巡查小组集中治理全部路段。针对夜间移动广告牌出现频繁的路段,不定期组织路政巡查人员,开展大规模的夜间集中整治活动。同时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散发宣传单、电视台跟踪报道等方式,提高沿线群众的爱路护路意识,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和舆论氛围,确保治理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