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铁路资讯 > 汉宜铁路"高架桥坍塌""路基塌陷"问题追踪报道

汉宜铁路"高架桥坍塌""路基塌陷"问题追踪报道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2-03-14 10:49:26 火车票预订

  3月11日晚,汉宜铁路被曝潜江段出现高架桥坍塌路基塌陷问题。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12日赶赴现场调查发现,曝出有问题的路段并非高架桥坍塌,而是部分路段路基沉降超标,施工人员将此前试验通车的数公里铁路拆了,正在进行管桩加固,以保安全。这也是这段路基自去年底以来第二次进行沉降加固处理。一位施工人员告诉记者,问题路段原先的设计为高架桥,后来为了缩减开支改为路基路面。

  网曝汉宜铁路质量门 网友提出多个质疑 11日晚,一篇微博突然火了。该微博称汉宜铁路潜江段浩口镇南湾村高架桥9日下午发生3处坍塌事故,引来大量网友围观。不少网友对铁路的安全质量表示担忧。 据了解,汉宜铁路是沪汉蓉高铁的一部分,全长291公里,设计为武汉与宜昌的城际铁路,计划实行公交化运营。同时,这条铁路结束了江汉平原腹地无干线铁路、无客运火车的历史,惠及3600万群众,沿线群众都盼着能通上火车。 12日上午,汉宜铁路的业主单位沪汉蓉高铁湖北公司通过当地媒体公布了他们的官方回应,称汉宜铁路潜江段未发生高架桥和路基坍塌事故,网络和媒体报道失实。

    回应中还表示,目前汉宜铁路正在按照规定进行验收,经过检测、评估和专家评审,汉宜铁路潜江段路基部分指标未达到验收标准要求。为确保工程质量,公司正组织施工方采取工程加强措施。 此回应在网上再次引起讨论。网友主要聚焦在工程质量问题、事故原因、返工加固经费以及还有无其他安全隐患等方面。网友沈雅音是丸子的阳光说,江汉平原地基松软,那设计和施工的时候就要考虑软路基。

  现场:数公里铁轨拆了修补 村民担心铁路安全 出现沉降超标的路段在潜江市浩口镇境内,记者沿着正在施工的路基走了2公里多,沿线的枕木、铁轨已经全部拆卸到路基下面,路面上全是碎石。上百辆大型施工车辆正紧张施工,远处的路上还有不少工程车辆正在进入整修现场。

  施工人员告诉记者,发生沉降的是软基路段,拆了枕木、铁轨是要重新进行打桩加固。一位潜江本地负责施工的人员告诉记者,去年年底这段路发生过一次沉降,他的机械施工队也揽下了整修的活儿。去年那次是分段整修的,开始说修半个月,后来修了近1个月,快过年才修完。 记者在现场看到,与拆掉的铁路路面相接的高架桥铁轨没有进行施工整修,不远的铁轨上还停放着用来试验通车的火车头,而在高架桥的尽头这边,已经树立起两个大大的牌子,上面有醒目的禁止标志。

  记者采访的不少施工人员都认为这次返工浪费比较大。一位施工人员告诉记者,动用这么多机器,要花多少钱啊!而且铁路上已经布好的各种线缆都剪掉了,也不知道回头还能不能再用,全部都是纯铜的线啊!值钱得很。 附近一些村民也说,他们以为铁路快通了,结果先后又修了两回。浩口镇幸福村10组75岁的村民邹流荣说:我都看见了好几次火车头在铁路上来回地跑着,以为马上就要通车了。结果去年就听说路基沉了,来了好多机器抢修。这两天又听说路基沉了,专门骑车来看看。如果真是沉了就拆,修了又沉,这铁路能不能保证安全呀?

  问题路段原设计为高架桥 施工方和业主:验收发现沉降超标属正常 据调查,中铁12局这次承担的是汉宜铁路站前工程4标,总计73公里,其中高架桥路面50.1公里,路基路面22.9公里。官方称问题里程累积7.2公里,占到路基路面的31.4%。

  据现场一些施工人员透露,发生沉降超标的一带过去是个面积不小的湖,叫湾湖,后来慢慢干了成了良田,软基土层必然比较多比较厚,所以其实更加适合修建高架桥铁路。一位施工人员后来给记者来电称:问题路段原先设计的为高架桥,后来为了缩减开支改成了路基路面。 记者从相关部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那里得到证实,这一段原先设计确为高架桥,当时由于两个原因修成了路基路面。一个是控制铁路桥隧比,一个是要缩减开支,一公里高架桥耗资约6000万元,而一公里路基路面不到5000万元。但是目前这样折腾下来,这段路基路面的开支肯定已经高过了高架桥的开支。这位负责人说。

  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施工方和业主却都认为:验收发现沉降超标属正常 承建方中铁12局副总经理孙圣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段铁路在验收的时候发现了沉降超标,由于在验收时期发现,所以属正常,不能说明工程有质量问题。

  据孙圣杰介绍,铁路路基有一个正常沉降范围,一般是每月沉降不超过3毫米。在我们去年的检查过程中,发现DK164至DK175这段出现沉降超标,除去沿线桥梁和涵洞,累计问题里程达7.2公里。 孙圣杰说:我国的工程有一个‘缺陷责任期’,这期间出了问题是正常的。目前,整改资金是由施工方从5%的质量保证金中支取垫付的。 对于为什么同一路段两次出现沉降超标,业主单位沪汉蓉高铁湖北公司工程部副部长金海霆表示,去年年底至今年春节前的抢修属于加固试验:看用水泥打桩的方式能不能解决沉降超标的问题。而这次的问题证明了不能解决,所以要进行最强的管桩加固加密处理。

  对于发生沉降超标的原因,孙圣杰说,主要是由于江汉平原属于水网地质结构,软基较多,最厚可能达到30米,属于沉降多发地带,但如果都修成高架桥成本太高。 针对究竟是设计的先天不足,还是施工过程有问题,或者是工程监理不负责,接受采访的几位负责人都表示目前不能给出定论。 汉宜铁路业主单位沪汉蓉铁路湖北有限公司负责人反复强调,目前汉宜铁路工程正在按规定进行全面验收。对验收发现的问题,他们正严格按验收标准督促施工单位进行整改,消除工程质量问题,目的是确保汉宜铁路工程质量满足验收标准要求。沉降问题应该能够解决。

  施工方强调是正常抢修 汉宜铁路是沪汉蓉高铁的一部分,全长291公里,设计为武汉与宜昌的城际铁路,计划实行公交化运营。同时,这条铁路结束了江汉平原腹地无干线铁路、无客运火车的历史,惠及 3600万群众。 3月9日,随着汉宜高铁潜江市部分路段发生三处坍塌事故的消息迅速在微博上传开。湖北当地媒体跟进报道称,坍塌事故并非网传的高架桥,而是路基。

  12日,湖北省铁路办、业主单位沪汉蓉铁路湖北有限公司、施工方中铁十二局镇海公司相关负责人联合召开现场新闻发布会。

  该标段施工方中铁十二局镇海公司一位副总介绍,此路基全长约5公里,在今年2月的静态验收过程中,路基出现了每月3至4毫米的沉降,超出了3毫米的设计范围。由此需要整修,都是正常调整。

  沪汉蓉铁路湖北有限公司则表示,汉宜铁路根本没有发生高架桥坍塌和路基塌陷的事故,上述地段路基部分指标未达到验收标准要求,正在组织施工单位采取工程加强措施。 尽管施工方等方面一再强调此次路基沉降仅是正常抢修,而非工程质量问题,但仍未能平复质疑。早在2年前,有关汉宜铁路的安全问题就曾引发争议。

  实名举报确有其事 另有媒体报道称,2010年起至今,汉宜铁路相关标段土方提供方倪鸿军曾实名举报福建和本地承包商用土方替代碎石,致使汉宜铁路3.3公里路基(非此次被传下陷路基)中至少有9万方碎石层被土方代替。而在下大雨时,土方会出现松软,从而使铁路面临巨大的安全风险。 对是否有土方换碎石一事,昨日,武汉铁路局相关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确有其事。

  该人士表示,去年相关专家经过检测和勘查,就证实改用土方可行,不会造成安全隐患,并且早已对外做过公布。而究竟缘何将碎石换为土方,该负责人表示不清楚。对于碎石换土方是否涉及灰色账目,该人士则回答有可能,但没有证据。

  就本次路基沉降问题,汉宜铁路是否安全,能否正常通车?武汉铁路局相关负责机组调度的人士表示,汉宜铁路从今年2月25日开始试车,主要跑机车和轨道车,其间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铁道部安全监察司原司长、高级工程师丁圻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修铁路的时候地况很复杂,发生路基沉降这些问题很常见。

  丁圻堮表示,铁路在建成后5年内都可能发生病害,只要基本几何参数不发生变化,不会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另外,铁路上配有检测车,一旦检测到病害会立即进行修补。丁圻堮还说,一般来说,试运营合格的铁路则基本意味着安检合格。


上一篇 太原机务段抓乘务员业务考试走好...
下一篇 铁路安全宣传进校园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