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铁路资讯 > 上海铁路公安局24字概括“扒手惯用六伎俩”

上海铁路公安局24字概括“扒手惯用六伎俩”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2-03-13 17:10:31 火车票预订

  铁路警方发布扒手惯用六伎俩 铁路反扒民警:乘高铁可将行李放在对面行李架上 前后夹击、暗度陈仓、声东击西……乍一看这些四字词语,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的三十六计或者孙子兵法,但其实,这是昨天上午上海铁路公安局在其官方微博中发布的扒手惯用六伎俩,提醒网友在乘坐火车时要加强防范。

  微博一发出,立即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其特别的描述方式和图文并茂的形式也成了网友评论转发的焦点。对此,南京铁路警方反扒一线的民警表示,近几年,铁路反扒有很多新特点,比如小偷在高铁上的拎包掏芯伎俩,旅客就应该注意,最好将行李放在座位对面的行李架上,保持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

  微博:24字总结铁路扒手惯用伎俩 铁路反扒民警根据多年经验总结出‘扒手惯用六伎俩’,坐火车的请转走,加强防范!昨天上午,上海铁路公安局的官方微博上海铁警发布发布的这条微博很快引起了网友的关注,这条微博用6个四字词语总结了在铁路上经常能遇到的扒手犯案伎俩。

  前后夹击、暗度陈仓、声东击西、刀光剑影、釜底抽薪、隔衣取物微博用这6个四字词语,概括了铁路反扒民警多年总结出来的六种扒手惯用伎俩,并配上了一幅图片,图文并茂地对这6个词语进行了解释: 第一招:前后夹击。上车或下车时,一个扒手堵在前面,假装还有行李或没系好鞋带,另一个扒手推挤并扒窃。 第二招:暗度陈仓。扒手多是带一个拎包或手拿书报杂志,或者手腕上搭一件衣服作为掩护,另一只手从掩护的物体下进行扒窃;有经验的扒手还会手持报纸等物挡在你的裤袋或衣袋上。 第三招:声东击西。假装低头捡东西拉扯旅客裤脚转移注意力,之后乘机将物品从裤兜里偷走。

  第四招:刀光剑影。一些扒手喜欢用剃须刀片割破拎包或者衣袋;还有些扒手喜欢用小剪刀剪窃项链。 第五招:釜底抽薪。很多人认为,只要时刻感觉到钱包硬硬的还在就不用担心,但有些扒手用一种细长的镊子,只夹出钱包里的纸币。 第六招:隔衣取物。扒手穿着西装或夹克衫,手揣在衣袋里,但衣袋是穿底的,方便伸手行窃。 微博一经发布,立刻引来众多网友转发评论,截至昨天17:00,这条微博已经被转发1600多次,评论300多次。网友对于铁路警方总结的这6点很赞同,太有才了,竟然只用了24个字就把经常遇到的6种扒手伎俩总结出来了,一定要保存下来,好好学习反扒!

  铁路反扒民警:24字概括了常见扒手伎俩 昨天中午,联系到上海铁路警方,想了解民警总结扒手伎俩的过程,不过值班民警告诉记者,总结这6个伎俩的并非上海铁路公安局的民警,这些素材是老的,我们只是借来微博宣传的!随后,通过查询得知,最先总结出这6条的是长沙铁路公安处铁鹰行动小分队队长黄文广警官,不过昨天下午联系到长沙铁路公安处时,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经过多方努力,昨天下午,联系到南京铁路公安处的反扒民警叶警官。叶警官从事铁路反扒工作多年,拥有丰富的反扒经验。叶警官表示,在高铁开通以前,扒手一般喜欢上客流多的普通列车,选择的作案对象主要是防范意识不强的学生和农民工,而作案的手段也确实以这6种为主,总的来说,铁路扒手作案的手段是与其他地方有类似之处的,这6点也总结得很详细。

  同时,叶警官还根据自己十年打流反扒的经验,向旅客介绍了识别扒手的几种简单易行的办法。叶警官介绍,近年来,随着铁警打击力度的加大,这些扒手变得越来越谨慎,用他们的行话来说,就是宁失跑十趟空,绝不冒一次险。为了逃脱警方的抓捕,扒窃分子结伙作案的比较多,一般是一个人望风,另一个人下手。大案子不作,小案不断,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反扒的便衣警察要对付这些旅客群众深恶痛绝的小盗贼,最重要的是隐蔽功夫好,就是要在人群中让别人注意不到你。因此,铁警经常化装成胡子拉碴、蓬头垢面,衣着破旧,以此迷惑对手。

  新特点:高铁上小心拎包掏芯 不过,叶警官表示,微博上流传的这些还是几年前铁路扒手的作案手法,而近几年随着高铁的盛行,扒手在铁路上作案又有了新特点,比如说拎包掏芯这种原本在铁路上不常见的扒窃行为。

  ‘拎包掏芯’就是指扒手趁旅客不注意,就将旅客的包拿走了,有的则是将包内的贵重物品拿走,包却还放在原处。叶警官解释,在以前的绿皮车时代,因为站与站之间隔得很远,时间也长,因此扒手如果将旅客的包拎走,可能还没下车就会被乘警抓住。可是自从高铁开通后,站与站之间距离很近,从上海到南京也只要一个多小时,中间又有很多小站,有的几分钟就停一次了,因此扒手作案后,可能几分钟后就下车了,很难人赃并获。

  对此,叶警官提醒旅客,在带着行李乘坐高铁时,一定要将行李放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很多乘客可能习惯于将行李放在自己头顶的行李架上,以为这样会很安全,可是恰恰相反,这里正好是你的视觉死角,可能会有扒手悄悄坐在你身后的位置,然后趁你不备拿走你的包,而你可能还浑然不知。叶警官建议旅客,可以将行李摆放在过道对面的行李架上,这样做,行李既离自己很近,也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让扒手无从下手。

  反扒专家教您防小偷 上车往人少地方移动可防前后夹击 用眼神震慑警告对方可防暗度陈仓 将钱包放在暗袋里可防刀光剑影 铁路反扒警察根据多年经验总结出扒手惯用的六种伎俩,还给每种伎俩取了一个形象生动、容易记忆的名字,实际上,不仅是坐火车的人,很多反扒的技巧,对于乘坐公交车、长途车的人来说,同样值得一看。

  昨天,联系了南京警方的反扒专家――南京市公安局公交治安分局刑警大队的赵警官,请他介绍一些实用的反扒技巧。

  反扒20年的赵警官表示,在近期的反扒工作中,他和同事打掉了几个扒窃团伙,而目前南京的扒手多是团伙作案,分工明确,铁路反扒警察同行总结的扒手伎俩确实都是他们的常用手段。 小偷出招,赵警官见招拆招,告诉大家如何将小偷的六招一一化解。

  看不到对方的手就要警惕了 赵警官告诉记者,他刚刚从微博上看到铁路警察同行总结的扒手伎俩。这些手法确实都是扒手们惯用的,大家了解一下很有必要,而对于这些伎俩,也都有一些防范的办法。赵警官以第一招前后夹击为例支招说,小偷使用前后夹击,就是通过其中一个人分散受害者的注意力,另一个找机会下手,为了防范这一招,乘客在公交车上要尽量走到人比较少的地方,不要停留在人最多的前门附近。我在公交车上反扒时,发现不少乘客都喜欢拥挤在公交车门口,而不少时候实际上车厢中部和后部是蛮空的,人如果走到这些地方,小偷就不太好施展‘前后夹击’的招数了,而另一招‘声东击西’也和‘前后夹击’归为同一类。

  再说暗度陈仓和隔衣取物两招,都是通过掩护物实施盗窃。女扒手特别喜欢使用遮挡物,这些女扒手一般上车之后会在身上挎一个大挎包或者是在身上带一个折叠袋,在实施盗窃的时候就把折叠袋展开,起到遮挡的作用。赵警官说,使用这种手段的人都不会让乘客看到自己的惯用手,因此大家如果看到车上有人老是把自己的手插在口袋里或者放在什么遮挡物的下面,就需要特别提高警惕,可考虑用眼神震慑警告对方,小偷一般都是心虚的,发现你有所察觉了,自然有所忌讳。

  小偷的镊子上绑着胶布 此外,刀光剑影和釜底抽薪这两招都是使用道具进行盗窃。很多乘客都很疑惑,小偷的刀片到底藏在什么地方呢?赵警官为我们进行了揭秘。现在小偷使用的刀片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刀片的刀身相对比较厚,有让人可以握住用力的刀柄,这种刀片一般藏在隐蔽的口袋里,而另一种刀片非常轻便,小偷平时就是把这种刀片夹在指缝间,见到目标后随时可以用刀片划开你的衣服偷东西。

  至于使用镊子的小偷,也有自己的杀手锏。小偷使用的镊子和我们平时常见的镊子并不一样,他们的镊子非常长,长度可以达到20多厘米,这方便小偷在距离你的口袋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就可以将你口袋里的东西夹走。赵警官说,为了消除声音也为了防滑,现在小偷还对传统的长镊子进行了加工和改装。他们在镊子的顶端绑上一层层的胶布,这样夹住的东西不容易滑落,而且也可以起简易‘消声器’的作用,消除镊子与物体摩擦发出的响声,也因此受害者很可能一点感觉没有,钱或者皮夹子就没有了。

  为了防范这两招,赵警官建议,乘客可以把手机等物品握在手上,至于钱包之内的物品一定要放暗袋里,而上衣侧口袋和裤子侧口袋是小偷最容易下手的地方。

  听到天窗平台要警惕 现在的小偷多是团伙作案,他们在行窃的时候多会使用暗语和同伙进行交流,这就是传说中的小偷黑话。赵警官介绍,自己从事反扒工作20年,南京小偷确实有他们作案时使用的黑话,而且很多称呼都使用了很长时间,没有变化过。

  赵警官介绍,如果你在公交车上有人说天窗、平台之类的话,可别以为是有人无意中提到了这些词汇,很可能在你的身边正潜伏着小偷,而这些话都各有所指,小偷说这些话,是在相互通报消息,约定下手的方案。

  南京小偷这个圈子里,一般把市民的上衣胸前口袋称为天窗,裤子前面口袋叫底兜,裤子后面口袋叫马后,而上衣下面插手的口袋叫平台。这些暗语都是根据市民口袋的位置进行了精确形容,一旦在地铁上,公交车上或者商场里听到这些词汇,一定要提高警惕,并提醒你身边的朋友:小偷出没,打起精神啊! 赵警官提醒,女孩子尽量不要在手机上挂吊坠,因为这样的手机小偷容易下手。


上一篇 高铁建设科学选择将利大于弊
下一篇 宁夏自治区领导与盛光祖就推进宁...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