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建设实施以来,山西省交通设计院干部职工以服从服务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工作大局为己任,大力提升科技生产创新能力,保障重点公路建设前期设计与后续服务工作,为高速公路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但随着山西省高速公路网建设进入收尾阶段,勘察设计任务已所剩无几,面对生产任务严重不足的情况,这对以高速公路勘察设计为主的企业,如何使企业突破产业专一,发展空间不足的压力,实现华丽转身。笔者日前采访了省交通设计院院长聂承凯。
笔者:2011年全省公路建设形势变化复杂,山西省交通设计院作为交通运输系统勘察设计行业的引领者,去年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聂承凯:我院作为厅直的专业公路设计单位,在勘察设计和技术保障上充分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全院干部职工以服从厅党组中心工作为大局,以服务重点公路工程建设为己任,发扬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不讲条件、不计代价,加班加点,攻坚克难,高质量地完成了重点工程7个新开项目的勘察设计和23个在建项目的设计优化和文件修改完善,以及1200余人次的现场后续技术服务工作;并且先后进行了约260平方公里预备项目的航飞测图,为省厅前期工作项目的储备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要引领全省公路勘察设计行业发展水平,必须领跑于行业科技创新,必须不断培育核心竞争技术。2011年,我们主编的全国首部由省级设计院编制的行业技术规范《采空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由交通运输部颁布实施;编制完成的《山西省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指南》,是我省首部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地方性技术规范;与省交通质监局合编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校准指南》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发行,一系列公路设计科技研发成果都说明我们能够担当,可以胜任,无愧荣誉。2011年,我院科研项目获得年度全国同行业最高奖项——中国公路行业科学技术一等奖。获得勘察设计奖项为历史之最,其中,国家勘察设计二等奖1项、优秀测绘工程奖1项;部级奖项5项,占全国优秀奖总量的6%,名列各省院前茅。
保高速公路建设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扩大经营范围是我们近年的主攻方向。去年,我们正确把握形势,主动调整工作思路,在完成厅党组下达任务的基础上,积极向地市公路与市政工程项目延伸,选择了虽然产值低,但回款好的项目经营,同时在中西部省份与全国公路设计院同台竞争,在新疆、河北、内蒙古等省份(自治区)中标设计监理、咨询项目7项。2011年,生产经营工作在逆境中取得了逆势上扬的好成绩。
笔者:随着“十二五”发展的快速推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2012年省交通设计院的工作目标将是什么?
聂承凯:首先是贯彻好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为确保省厅完成高速公路建设目标,不折不扣做好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工作;其次是落实好我院的“十二五”发展规划,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拓宽新市场,扩大勘察设计产业链,加快推进转型发展。具体要实现六点:一是继续不畏急难,竭诚服务,倾全院之力,积极承揽更多的全省公路勘察设计任务。二是巩固和发展省外公路勘察设计市场,年内要有中标公路勘察设计项目;三是积极拓展经营资质,获得“市政工程设计”、“水土保持”、“环境评价工程”和“电力(送电工程)行业”等资格,启动“轨道交通”资质申报工作;四是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力争完成科研课题4项,做好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和国家技术发明专利的申报工作,行业技术规范与地方标准编制、新技术推广应用等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五是加快落实转型发展工作目标,投资经营性公路、建设新型材料生产基地、开展地方项目业务取得重大进展;六是深化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创新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职工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笔者:今年全省重点公路工程建设任务依然艰巨,在此情况下,省交通设计院作为我省公路勘察设计的主力军,将采取何种措施实施技术保障工作?
聂承凯:当前,我省高速公路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作为勘察设计的主力,为公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针对今年建设形势,我们将重点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全方位做好后续服务。今年设计院面临21个项目的后续服务工作。我们将继续强化院领导分片包项目服务的措施,5名院领导带领后续服务组定期到在建项目服务。同时加派驻工地技术代表,增加专家、技术员现场技术指导批次,保证日常技术服务随叫随到,做到及时高效。二是在满足设计规范和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全面优化设计,细抠深挖设计方案,寻找经济与合理最优结合点,同时简化施工工艺,充分挖掘工地原有资源价值,开发可再利用材料,从设计层面做好建设资金的节约。三是严把设计变更关,严格执行设计变更审批程序和台帐管理制度,通过现场核查和变更方案会审,确保设计变更的合理性和工程的经济性。
笔者:目前,高速公路建设的筹融资形势严峻,建设资金压力未减,全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转型跨越发展势在必行,省交通设计院又将如何落实推进转型发展工作?具体有哪些措施?
聂承凯:转型发展是一张大考卷。厅长段建国今年的工作报告既对我们工作提出了要求,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打开了思路。我们要牢牢把握中央的“稳中求进”这一发展总基调,立足行业,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通过交通产业多元化,稳步持续推进转型工作。首先,抓住当前新形势,面对建设资金短缺带来的投资政策和投资环境的改变,我们创造了承揽BOT项目参与投资经营公路的有利条件和时机,这是设计院今年转型工作的重头戏。目前,在省厅的大力支持下,我院选定投资项目,正积极整合资源,盘活自有资产,以最佳资金使用方式多渠道筹融建设资金。二是进一步扩大行业资质范围,突出勘察设计主业优势,发展配套辅业,形成行业竞争优势。今年力争获批“市政工程”、“水土保持”、“环境评价”等资质,启动“轨道交通”资质申报工作。三是继续发挥在全国同行业长大隧道、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核心技术优势,积极参与山西以外市场的设计、监理、咨询等项目投标,在同行业中叫响山西品牌。四是抓住我省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城市高等级交通设施发展空间广阔的有力时机,积极向市政交通领域拓展业务,开辟新的市场。五是发展科技含量高、应用范围广的建筑材料生产、销售的实体经济,形成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产业经济链。
笔者:作为科技型企业,您谈到设计院在转型跨越发展中具有人才和技术的优势,那么2012年将如何保持在行业内的这种优势?
聂承凯:我们致力于科技振兴企业,要保持科技的领先优势,一要靠人才储备。首先严格控制进人标准,目前全院本科以上职工占到87%以上,具有硕、博士学历的职工占到近1/3,同时重点引进院延伸发展的专业人才;二靠加大科研投入。在积极申请院外科研经费的同时,加大院自主研发经费的投入。企业发展、科技创新归根结底在于人,雄厚的人才资源和经费的投入。近年来,我们加大人才梯队建设,在多个专业大力培养中青年技术骨干,努力造就核心技术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领军人,并积极与全国交通专业的知名院校合作,搭建创造科研课题平台,聘请著名专家教授来我院讲学、带课题,促进人才早出成果。同时,我们不断提高技术人才待遇,坚持“以待遇吸引人,以事业留住人”的用人模式。目前,已引进市政、房建、环评等多个专业人才,为实现产业多元化储备了技术人才力量。
今年,我们继续完善科技管理制度,提高科技创新奖励标准,加大重点技术攻关力度,力争取得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成果。按照我院“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计划开展“路线安全性评价、公路改扩建设计成套技术研究、重载交通下路面技术研究”等10项课题研究。年内完成《山西省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指南》、《山西省高速公路隧道照明指导意见》地方标准的出版工作,再申报《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指南》等5项地方标准编制。同时,还要发挥省院专业技术优势,挖掘工程项目特点,抓好我省勘察设计项目评优申报工作,力争多个项目进入国优、部优、省优行列。
笔者:省交通设计院有着辉煌的历史,更为全省交通运输建设做出了贡献,也取得优秀成绩。在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一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聂承凯:我们是连续13年被省厅评为“完成工作目标优秀单位”,去年又蝉联“全国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称号,荣获“十一五”期间全省交通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这是我们坚持抓管理、重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多年来,我院注重对企业文化的塑造,并通过工作中的传帮带和针对性的培训、座谈,将优秀的文化、技术和精神作风持续传承。在管理上坚持民主集中制,注重调动干部职工的热情,每年通过职代会、干部座谈会等方式,让职工参与重大事项决策,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保证了全院持续强劲的战斗力、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念。
在文化建设上,我院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了企业文化建设中。多年坚持院领导定期走访基层一线,每月开设领导接待日制度,深得职工拥护。并通过持续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和组织多种形式的职工群众性文体活动,增强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活力,激发全院高昂的工作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