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田塘收费站收费员余小红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对方对于余小红的善举一再表示万分感谢,让余小红听得云里雾里,等对方把二十多天前的事情再次叙述一遍后,她方才记得发生于2月16日凌晨的一件事情。
那天凌晨,天气是刺骨的寒冷,田塘站余小红正上零点班,凌晨1时左右,她忽然发现岗亭不远处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正蹒跚着往高速公路方向走去,直觉告诉她:“这么冷的黑夜,老人上高速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可能是迷失了回家的路。”于是她立即上前询问,正如她预料的那样,这位老人姓程,中午独自出门后不记得回家的路了,也不记得家人的通讯方式,寻找归家的途中不仅摔了几跤,棉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遗失了,现在是又冷又饿……看到老人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余小红心里很不是滋味,心想要尽快帮他找到家人,但是没有老人家人的联系方式怎么办呢?自己上班也没有带通讯工具。
此时正好有一辆车从高速上下来,她灵机一动,请求司机帮忙打个电话给110报警。在等待巡警的同时,为了让老人能有个御寒取暖的地方,余小红在请示信息中心同意后,把老人请到旁边的备用岗亭暂时避风,并打开空调和取暖器让他取暖,找来一些饼干让老人充饥。十几分钟后,110巡警带着老人的儿子赶到,小程欣喜之余,一定要让余小红留下电话号码,改日送锦旗来当面酬谢,但余小红执意不肯,她还叮嘱小程赶紧带父亲回家,千万不要送锦旗之类的话,她说“举手之劳,不为出名,任何人碰到这种情况都会伸援手的。”
经过了这么多天,余小红都把这件事淡忘了,但小程没有忘记她的救父之恩,多方打听到小红的电话后再次致电感谢,这才有了本文开头一幕。
中华民族历来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余小红和她身边的很多默默无闻的爱心人士一样,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孝老真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