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东方证券发布研报指出,今年中航工业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将有望取得进展。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Aviation Industry Corporation of China,简称“中航工业”)总经理林左鸣表示,集团拟自主投入100亿元,发展航空发动机产业。
目前世界上独立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包括美、俄、英、法、中等国家,全球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被欧美企业垄断。通用、普惠和罗罗三家公司,垄断了全球大型民用飞机发动机整机市场。此外,还包括CFM国际公司、IAE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发动机联盟公司。上述发动机整机企业控制着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技术研发、总装集成、销售及客户服务等。
我国已经意识到航空发动机的战略地位,有专家提议将其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西方发达国际相比,我国对航空发动机的重视程度和研制体系存在问题。
根据罗罗公司预测,未来20年,全球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为1.4万亿美元,军用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达到4300亿美元。航空发动机售后市场规模为2700亿美元。波音预测,未来20年,我国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将达到600亿美元。
未来随着我国三代机、舰载机、教练机、直升机、大运和四代机的列装,军用航空发动机市场空间巨大。但是目前民用航空发动机研制基本处于空白,我国研制的飞机如新舟60、ARJ21和C919均使用国外发动机。
根据预测,未来十年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为240亿美元。其中第三代战机将带来150亿美元的发动机市场规模;直升机发动机市场价值将达到20亿美元;高级教练机带来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为38亿美元;舰载机的航空发动机市场规模为12亿美元;大运的发动机市场规模为20亿美元。
东方证券表示,航空发动机相关上市公司有“3+2”家,航空发动机相关企业将受益于发动机产业。航空发动机的研制主要集中于中航发动机公司,业务分为三大板块,主机、控制系统和传动系统。航空动力(600893.SH)、中航动控(000738.SZ)、成发科技(600391.SH)分别为中航发动机公司的产业化发展平台。航空发动机的研制难度体现在发动机材料和加工工艺两方面,钢研高纳(300034.SZ)的高温合金和中航重机(600765.SH)的航空锻铸件均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