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火车网 > 资讯频道 > 航空资讯 > 吴光辉:发展支线航空让普通中国人亲近飞行

吴光辉:发展支线航空让普通中国人亲近飞行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2-03-09 16:04:49 火车票预订

  公路、铁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中国交通版图的不断“增速”震惊着世界。全国政协委员、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AVIC I Commercial Aircraft Co.,Ltd,简称“中航商飞”)公司副总经理吴光辉认为,现在,国家大力发展支线航空,让普通中国人“亲近”飞机出行正逢其时。

  “在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当下,将乘坐飞机仍然定义为高端、奢侈的出行方式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支线航空、通用航空的发展,更将让普通中国人对航空服务‘伸手可及’。”吴光辉表示,已经向全国政协提交《关于鼓励支持中小城市修建机场和发展支线航空及通用航空的建议》。

  吴光辉不仅是中国大型客机C919的总设计师,还是正在进行适航认证工作的ARJ21支线机的原总设计师。其中,C919大型客机是中国正在自主研制的新型150座级单通道窄体客机,ARJ21则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支线飞机。

  吴光辉说,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政府正着力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他建议,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当出台政策并出资在必要的中小城市修建机场,并鼓励有意向、有条件的社会资源投资参与中小机场建设。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快速,航线繁忙、航班延误、旅客滞留等现实问题,也让人想起乘坐飞机难免“愁上心头”。这些情况在一些客流集中、起降繁忙的机场和春节、假日等时段更为严重,乘坐飞机也有了“一票难求”的困扰。

  虽然,中国航空运输总量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但其中大部分仍是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城市之间的运输量。

  吴光辉说,航空资源目前非常集中地分布在国内几大中心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干线机场,这些机场的繁荣、繁忙得益于与之相联系的各个中小机场的人流、物流。支线机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大型机场的“生命线”,它们是共生、共荣的关系。

  他认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超过2000个中小城市的大国,现有支线航空资源已不能满足迅速增长的需求。交通资源配置与发展需求的不匹配,将阻碍经济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

  据介绍,截至2011年,美国有4171架客运飞机,其中2006架为支线飞机,占机队总数32.5%;中国有客运飞机1510架,其中支线飞机144架,占机队总数不足10%。

  吴光辉说:“尤其是那些旅客流量不大的边远和中小城市,高速铁路路网建设尚无法覆盖的地方,支线航空是最快捷、最经济的出行方式。其中,那些分散于广大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最适合发展支线航空。”

  吴光辉建议,随着国家持续出台开发西部、振兴东北等区域发展政策来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现在也应考虑对边远、小型机场和支线航空运营给予财政补贴,鼓励有条件的机场公司、航空公司和企业经营的中小机场发展。

  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协同配合简化通用航空航线申请手续,缩短申请审批时间,尤其是医疗救护、救援、突发事件处理等紧急情况的通航飞行航路申请。

  “支线航空和通用航空的发展将极大地缓解大城市机场因资源饱和而面临的压力,同时,也将通过航空出行的便利、快捷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流向中小城市,助力国家实现经济均衡发展目标。”吴光辉说,航空资源的高效利用也会降低飞机出行的成本,让普通中国人更便利、更容易地“亲近”飞行。

  事实上,2010年8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已经颁布了《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以盘活低空空域资源,提高空域利用率,促进航空发展。

  中国的“十二五”规划也明确提出,积极推动通用航空发展,改革空域管理体制,提高空域资源配置使用效率,并把建设新型国产干支线飞机、通用航空飞机、直升机产业平台,列入战略新型产业创新发展工程。


上一篇 访两会委员吴仁彪:尽自己所能做...
下一篇 孙德汉:关于加快制定通用航空规...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