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随着冬至的临近,2016年冬至几月几日问题备受人们关注。不知道2016年冬至几月几日的朋友,下面,就让小编来告诉大家2016年冬至时间吧。
2016年冬至几月几日
2016年冬至是12月21日18:44:07,农历十一月廿三,星期三
计算方法
冬至日期(东八区)的计算公式:(YD+C)-L
公式解读:Y=年数后2位,D=0.2422,L=闰年数,21世纪C=21.94,20世纪=22.60。
举例说明:2088年冬至日期=(88×0.2422+21.94)-(88/4)=43-22=21,12月21日冬至。
例外:1918年和2021年的计算结果减1日。
2016年冬至几月几日
冬至日日照计算时间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如中国最南端——曾母暗沙(北纬2°33’)这天的白昼达11小时59分,海口市约为10小时55分,杭州市为10小时12分,北京约9小时20分,而号称“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纬52°58‘)也仅有7小时34分。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完全换成冬季星空,而且从今天开始“进九”。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酷热的盛夏。
不考虑天气因素,冬至日北纬30度的日照时间(白天时间)为10.07小时,北纬60度为5.52小时
知道了2016年冬至几月几日后,我们来看看冬至地理意义介绍。
冬至地理意义
天文坐标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度,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
平静书斋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白天最“珍贵”,黑夜最漫长的一日。对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日。就北京市区而言,冬至这天白昼仅有9小时20分,而太阳高度也仅有26°42‘。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则完全换成冬季星空,而且从今天起开始“进九”。
注:地极轴通过地心,连结南、北两极,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66.5°,和地球自转轨道面——赤道面垂直。
农历参照
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
冬至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京的白昼时间仅有9个多小时。但是,这一天是数九的第一天,并不是最冷的时候,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有大气和水分,能够储存热量,并不是“即存即失”,而有“积热”。 冬至之后,虽然太阳高度角渐渐高起来了,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 到了“三九天”,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也就越来越冷了。此时如果有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就更为寒冷。待到过了这个“冷锋”之后,天气就会渐渐变暖。 所以说“冷在三九”,而“九九”已在夏历一月、二月,中国大部分地区已入春,因此“九九艳阳天”。
记住了2016年冬至是12月21日18:44:07,农历十一月廿三,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