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国内机票
当前位置: 火车网 >二十四节气 >冬至 >冬至节气 > 2015年12月22日冬至

2015年12月22日冬至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5-12-22 11:18:00 火车票预订

  今日(12月22日)12时48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冬至是“数九”的开始,这一天,是日照最短的一天。冬至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防寒保暖。冬至也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候。冬至进补既可治病,又可防病。阳气虚弱者、易患冬病者、养生益寿者、防春夏病者都应该适当进补。

  今天是传统的冬至节气,与其他节气不同的是,旧时,冬至在很大程度上也被当做一个节日,尤其会受到官方的重视。北京民俗学会秘书长高巍介绍,由于历法原因,人们最初过冬至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到来,“周代就有了祭祀活动。古代皇帝还会在这天举行祭天典礼。官府则会举行‘贺冬’仪式”。

  溯源:冬至到来意味阳气渐长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顾名思义,“冬至”即意味着冬天真正来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冬至进九”,这句民谚形象的说明了冬至以后,天气的变化情况。中国古人则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

2015年12月22日冬至

  冬至民俗活动

  《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史记·孝武本纪》:“其后二岁,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历者以本统。天子亲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修封禅。”

  《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

  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据记载,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开始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开始,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大吉之日。所以,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往往选在在冬至。冬至又被称做“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周历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正月等于如今公历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朝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把正月和冬至分开。也可以说单纯的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上一篇 今日冬至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