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木县至今保留的手工艺有:吞巴藏香制作、尚日手工木雕、雪拉手工藏纸制作,这被世人称作尼木“三绝”。这三样手工艺已有千年的历史。
在机械化发达的今天,纯手工制作才显得更加弥足珍贵。当很多传统艺术已经后继无人,尼木人仍然保留着这三样传统手工艺,而且将此发扬光大。这是当地深远的文化底蕴和尼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尼木纸是西藏传统的三大藏纸之一,生产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曾经畅销区内外。因其特殊的原料配方,使产品具有虫不蛀、鼠不咬、不腐烂、不变色、不易撕破、叠后不留折纹等特点,西藏有很多用尼木纸印制的文史经典,至今已保存千余年仍完好无损。
目前,尼纸的生产一直处于传统的手工生产阶段,而且在西藏现今也只有尼木县的塔荣镇还保存着传统的手工制作。据了解,在尼泊尔、不丹现有许多类似尼木县的造纸作坊,个别原料配方也相似,但纸的质量不如尼纸好。尼木县塔荣镇现仅存制作尼纸的技术人员3人。如不及时予以抢救性恢复生产和品种的开发创新,尼纸工艺技术随时都有灭绝的危险。
尼纸中特有的高原野生植物只有西藏高原和少数地区才有,使其具有其它纸所不具备的特征。
雪拉藏纸:
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纸为西藏所独有,过去,西藏有五大藏纸,生产曾遍布西藏。但目前还在生产的,唯剩雪拉藏纸。
从事雪拉藏纸生产的,也只有3个人——今年56岁的次多和他的两个儿子,一个祖祖辈辈生活在塔荣镇雪拉村的藏纸世家。
雪拉藏纸为纯手工制作,以有毒性的狼毒草根部做原料,质地坚韧、耐折叠、耐磨损、不遭虫蛀,很多用其制作的文史经典,已保存千余年至今仍完好无损。
由于掌握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前些年,次多的爷爷曾组织村里的年轻人传授技术,但“他们学了两三天就不学了”,因为“做藏纸是件很累很苦的活儿”。除采集狼毒草外,藏纸制作有六道工艺,加起来有七八个小时,由于狼毒草根部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接触,对手指关节、眼睛和胃都有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