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国内机票
当前位置: 火车网 > 高铁资讯 > 哈大高铁 > 铁路改革,寄望几多

铁路改革,寄望几多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3-03-26 10:03:03


  中国铁路总公司挂牌成立,标志着铁道部政企分离,市场化之路开启。铁路改革涉及的公共利益巨大,人们期待中的改革应该是有所变、有所不变,保持公益性、保障人民利益等要少变甚至不变,而市场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进运营理念、提高服务质量等变革则要及时跟进。

  铁路改革,寄望几多

  铁路票价谁来定

  成都商报:市场化改革就是一个让价格机制更加灵活,并优化资源配置的过程。就此而言,票价是市场供需的反映,预言涨不涨恐怕是个伪命题,是不是更加合理才是根本。在市场机制下,火车票是一个差异化、多层次体系,面临不同消费群体,就算个别产品价格高过飞机票,也无可厚非。

  新华每日电讯:客票改革应当坚持铁路客运的公益性质不动摇。在淡季,铁路部门固然可以通过票价打折吸引客源降低亏损,但是在旺季上浮铁路客票价格之举却不可为。否则即会背离铁路客运服务的普遍服务性质与准公共品性质,妨碍国民经由铁路客运享受廉价出行待遇与权利,相关“改革”也就会与让民众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与好处这一改革根本宗旨背道而驰。

  法制日报:铁路改革要让票价反映供需,反映服务。比如,由于持站票的旅客没有享受应有服务,票价应下调,而不能是站坐票同价。所以,铁路票价市场化改革就是涨价,是一种误读,对铁路改革决策部门和公众也是一种误导。

  武汉晚报:我们不妨综合算算账,市场化的铁路,一是会根据不同季节、不同线路、不同车种,定出不同的票价,给人们带来更多的选择;二是会根据社会客源、公路航空等竞争对手综合情况,在性能价格比上做文章。或许价格上可能会有提高,但是如果在相应服务上有提升,价格就未必是唯一值得关注的问题了。

  中国人民大学产业政策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光远:铁路不仅仅具有市场性还有公益性。在国务院批复的组建方案里边特别提到对于一些学生、一些特殊群体可享受一个低价格。国家还要给予一定的公益性补贴。

  改革需引入竞争

  铁路专家、同济大学教授孙章:一要执行听证制度。随着高铁网络逐渐成形,经营数据得到积累,应在公开、透明的基础上,对其价格进行听证。二要严控铁路建设中的浪费行为,挤掉成本水分。很多高铁在票价不低的情况下仍然年年亏损,原因是成本太高。中西部一些城市,没必要一律建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铁,快铁、客货混跑可能更符合实际需求。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熊文钊:上万亿元的国有资产交给中铁总公司负责运营,应该依法建立监事会一类的内部监督机构,履行监管职责;同时建立问责机制,在企业未能管理好国有资产时进行问责。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中铁总公司虽然没有行政权力,但仍保有高度垄断的统一调度指挥权,下属18个铁路局不拥有企业产权的最核心要素,无法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新组建的中铁总公司需要进行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改革。

  新华网:如果还是中国铁路总公司一家独大,这种独占市场的局面实质上还是垄断经营,其结果势必是票价还是一家说了算。

  人民日报:需要真正引入社会资金。引入社会资金,提了十多年,但效果不彰,原因是社会资金进来后往往难以享受平等待遇。向社会资金放开,既需要降低门槛,更需要赋予“外来者”与“血缘关系者”同等地位。

  武汉晚报:只要铁路运营还没有走出“只此一家”的格局,只要春运期间“运力成为最主要矛盾”的现状没有改变,只要其他交通工具还无法替代铁路“大众长途”的作用,铁路的市场化就不能仅止于舆论约束,春运就应当通过一定的形式,列入铁路市场化的“公益保护区”。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所运输管理研究室主任刘斌:铁路体制改革第一步为政企分开,第二步为产业组织改革。如果从铁路行业角度来看,还有第三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立市场主体地位,理顺铁路和承运人的关系。铁路改革目标要基本实现,大概会分两阶段落实。2013年-2018年为第一阶段,主要做铁路管理体制的改革;2018年-2023年为第二个阶段,主要确认市场主体地位,形成现代企业制度。

  光明网:从全局看,随着铁路运力供应能力的持续增强,并构建起从航空、水运到公路和铁路之间的充分竞争关系,票价总体下浮的可能更大这是行政定价不会提供的前景。相信市场力量,比相信行政惯性更靠谱。对于铁路系统改革转型,更多需要的是鼓励和时间。

  法制晚报:打折降价权力可以下放到铁路总公司的各个分支公司,目前暂且还称为各地铁路局,但决定涨价的权力,不妨保留在交通运输部的管理部门,甚至发改委。车票价格下调与上浮,用不同的管理方式来决定。对于民众而言,这样才相对公平。

  经济参考报:之所以要对铁路市场化改革的艰巨性充分估计,是因为石油、电信等领域的前车之鉴。曾几何时,这两大领域也借政企分离之机,走向市场化,但时至今日,垄断未打破,竞争不充分,价格没理顺,群众不满意,其根源就在于市场化不足,两桶油、三大电信营运商远未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经验不可不借鉴,教训亦不可不吸取。

  国外铁路改革经验

  财经网:在欧洲国家坐火车,一路向西,往往能够感受到越来越强的绅士风范。在荷兰,“铁老大”感觉更像是“铁老太”。如果你看到一两个从栅栏前一跃而过的逃票青年千万别奇怪,因为当地人真的不太管这些,铁路事业感觉就像福利事业,半卖半送。在英国,一些临时改变主意想提前搭火车走的乘客,只要给值班列车长一个充分合理的理由,往往都能如愿以偿。这些西欧国家的“铁老大”总是在以一个“始终相信顾客的服务生”自居,没有“店大可以欺客”的架子。

  经济参考报:铁路市场化改革绝非一时之功。美国铁路在完成政企分开的情况下,完成路网分离改革用了两年,对铁路公司进行资产重组用了四年时间,其后又通过若干年才彻底放松管制。在明确中国铁路总公司市场化路径的同时,我们不妨给它多一点时间,多一点耐心。

  东方早报:德国铁路改革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立法先行。德国铁路改革启动之前,首先从立法入手,由国会和政府通过了一系列有关铁路改革的法律、法规。不但为德国铁路改革规定了目标、任务和实施步骤,也为铁路重组、建设投资的财政保证、线路维修的财政来源、旧债务的处理、公务员和退休人员的管理和医疗保证、铁路管理机构和政府管制及铁路公司的权限等一系列问题作出原则规定,为铁路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上一篇 哈大高铁首个冬季运行图顺利实施
下一篇 哈大高铁时速将提至300公里 或因工程问题延迟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