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国内机票
当前位置: 火车网 >端午 >端午习俗 > 山东端午节习俗

山东端午节习俗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3-07-16 20:44:52 火车票预订

  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一般说来,源于古代的避“恶日”,传说这一日恶疠病疫多泛滥,古代人有“躲午”(躲五)的习俗,以讹传讹,说成了“端午”。后来最普遍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战国时的伟大诗人屈原。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山东端午节习俗。

  山东端午节习俗之饮酒泛舟

  端午节,南方有传统的龙舟竞渡,而在北方,因地域的关系,这种传统的水上竞赛运动被演变为富有诗情画意的饮酒泛舟活动。据清道光二十年《济南府志》记载:“五月,仲夏月五日,历之士大夫携酒泛湖作碧筒饮。”1940年《历城县志》记载:“五月,仲夏月‘午日’,士大夫携酒泛舟,作折筒饮,即小民亦携一壶,俱饮树下。”端午节这天,济南名士泛舟明湖,聚会畅饮,作诗唱合。

  在山东,端午节除了湖上泛舟、山上采露之外,尚有武场“演柳”活动。此日乡民聚集于教场内,搭立彩门,悬挂葫芦或鸽子,走马射之。这种民间射击比赛为何定在端午节举行,尚无可靠史料记载,但其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健身运动。

  山东端午节习俗之拉露水

  在胶东一带,端午节期间,有一个有趣的活动,便是“拉露水”。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起大早,在太阳出来之前,孩子带着小毛巾到春草茂盛的地方,用毛巾拉草叶上的露水擦脸,尤其是眼睛和耳朵要擦得很仔细,据说可以耳聪目明,一年不害眼病。大人则牵着牲口,到沟边夼旁,一边拉露水洗脸,一边看牲口啃嫩草。民间认为,大人用露水擦脸和胳膊,一年身体好;牲口吃了端午草,可以不得杂病。在海阳、莱阳一带,端午清晨,乡间的老太太都要穿上新衣,趁着太阳未出之时上山“拉露水”。有的人还将拉了露水的毛巾带回家给在家里的老人擦,据说不长疮。

  山东端午节习俗之剪纸

  端午节张贴剪纸的习俗,在蓬莱、长岛等地流行较广,现在蓬莱端午贴剪纸的风俗已经消失,而在长岛县北面的几个岛子,如砣矶岛、大钦岛、小钦岛、北隍城岛还保留着这一古老的风俗。

  海岛上的人以农历五月初一为“小端午”,在这一天拉开节日的序幕。清早起来,先在大门的门槛上贴一对牛形剪纸。人们以为,力大无穷的黄牛可以把门避灾。到了五月五日,太阳还没出山,节日剪纸就已张贴完毕。这一天,贴剪纸的地方,重点还在大门,但又不限于大门。大门上仍要贴一对黄牛,有的还要在牛身上书写文字:“我是天上老黄牛,专到人间吃忧愁。”黄牛之外,再贴桃、虎、狮、葫芦,房门上贴葫芦、宝剑,窗上贴虎、猫。凡是住房有孔通外面的地方都要贴。节日到渔村,走在大街上,简直就是一个剪纸作品的长廊。

  据滨州民俗学者张洪庆先生介绍,在滨州一带,有在大门上贴艾虎和剪纸葫芦的习俗。剪纸葫芦的样子有好多种,有“莲花双鱼”、“仙桃石榴”、“蝴蝶牡丹”、“老鼠葡萄”、“娃娃采葫芦”等,葫芦意为祛邪免灾保平安,“莲花双鱼”意为连年有余,仙桃寓意多寿,石榴、葡萄寓意多子,总之大都是表现多子多福多寿,富贵有余、人丁兴旺的吉祥寓意图案,反映了人们祝福平安、祈求美好的愿望。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