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下面介绍下宁波端午习俗。
宁波端午习俗:食俗
主食:宁波人有吃“五黄六白”的食俗。 “五黄”指黄瓜、黄鱼、黄鳝、黄蛤、黄梅、蛋黄、黄豆瓣、枇杷(皮黄色)、黄豆等,反正是五样带“黄”字头食物即可。“六白”指豆腐、茭白、小白菜、白条鱼、白斩鸡、白切肉、白酒、白蒜头等。民间认为,吃“五黄六白”能辟邪解毒。
辅食:主要是粽子。宁波粽子一般是用竹箬壳包扎而成,叫裹粽子,其形状是四个棱角分明,不同于其他地方。原料为糯米,辅料为食用碱,旧时农村也有用干燥的蚕豆壳烧成灰加水浸泡出的碱汁,作为碱原料,如果要其他口味就加入浸泡过的赤豆、绿豆、豇豆、红枣等制成各类粽子特色系列。
零食:主要是炒倭豆(蚕豆),炒倭豆一般供小孩食用,小孩还进行拄豆比赛呢。也有把刚炒好的倭豆,加入咸菜汁,也是一道下酒的好菜。
宁波端午习俗:辟邪
有用菖蒲根削制成艾人孩并涂上雄黄粉,悬挂在床头。据说是辟邪蚊
描端午老虎、做布虎是宁波过端午的习俗,就是用“百兽之王”的老虎来镇住蛇、蜈蚣、蜥蜴、蜘蛛、蝎子“五毒”。有给孩子穿虎纹的衣服,缝制布虎和老虎枕头,谓“年年端午五月五,剥过粽子做布虎”。
端午节,长辈们会用手指蘸上雄黄酒,随意涂抹到小孩子的眉心、耳门、额角,或者在额头上写个“王”字,也会制作各色香袋,挂在孩童胸前或悬在床帐或摇篮上,传说可以驱邪。
各家门口插菖蒲及艾,俗称“蒲剑斩千妖,艾旗招百福”,
正午在自家墙根屋角喷洒一点雄黄酒,以驱毒辟邪。
对于生疮毒的儿童可在端午的午时,捕捉蜒蛳螺(蜗牛)、蜈蚣和毒瘌斯(癞蛤蟆)药用的习俗。蜗牛一般将蛋钻个小孔,把蜗牛肉塞进蛋内,封口后清炖;毒瘌斯可用毒?略加开水涂小孩患处,也可清蒸;蜈蚣一般烘干辗沫后分多次信用。食后可清凉解毒。
此外,宁波有特色的端午习俗还有许多,如毛脚女婿挑“端午担”上门;描端午老虎,缝制布虎和老虎枕头,意在用“百兽之王”来镇住蛇、蜈蚣、蜥蜴、蜘蛛、蝎子“五毒”;制作各种色彩的香袋驱邪;药店对端午光顾的顾客免费赠送雄黄、香料粉等物品,故端午节在宁波又称“送药节”。
2013 端午节放假规定
2013年的端午节是6月12日,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2013年端午放假规定安排是:6月10日至12日放假调休,共3天。6月8日(星期六)、6月9日(星期日)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