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国内机票
当前位置: 火车网 >端午 >端午习俗 > 嘉兴端午习俗

嘉兴端午习俗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3-07-16 20:44:50 火车票预订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每年一到这个节日,全国各地都会举行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以下介绍有关嘉兴端午习俗详细资料。

        嘉兴端午习俗

  嘉兴端午习俗活动发端于南宋(1127—1279)时期,至明清时达到鼎盛。据《嘉兴府志》记载:1765年(乾隆三十年),乾隆弘历第四次南巡,重游烟雨楼,龙舟竞渡掀起高潮。当时的著名诗人马学乾、吴锡麟在烟雨楼上目睹其盛况后,分别赋《烟雨楼观竞渡诗》、《五日南湖观竞渡诗》。除了南湖群龙飞百舸争流的龙舟竞渡外,民间还流行插“健符”、悬钟馗、跳钟馗舞、关帝画像、写“王”字、送百虫、吃粽子等,丰富多彩民俗活动形成一道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景线。

  与其他地方端午习俗相比,嘉兴端午习俗地域特色鲜明,主要是祭祀蚕神嫘祖。端午节正是春蚕收获的季节,因而嘉兴有谢蚕花的习俗,俗称“蚕花利市”。这一天,南湖周边的蚕民都会带着祭品到南湖烟雨楼的大士阁祭嫘祖,同时,周边的村民也会在这一天将各自的龙舟划到南湖来竞渡娱神。竞渡前先将龙头抬到嫘祖前像前祭拜,感谢蚕神带来了丰收。当天晚上,还要点烛焚香,将鸡、猪头等摆放在神位前,举家磕拜“蚕花利市”。结束后,再犒劳自己,俗称“吃蚕花饭”。

  

 

  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传统食俗。粽子多用于祭祀、祭神。由于祭祀屈原纳入端午节的节俗活动中,粽子也从初夏的节令食品演变为端午节食俗,以表明人们祭祀屈原的特别方式。随着端午节中屈原核心地位的确立,包粽子、吃粽子成了端午最佳性的节日习俗。粽子是我们祖先的发明,据专家考证:粽子从创制至今,至少已有上万年历史,在炊具没有被发明之前,已经有了粽子。可见,粽子是早于粥、饭便已出现的古老食品,它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有着丰厚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嘉兴市稻作文化发祥地。据记载,早在古代就把米用植物叶子包裹起来,投入火石沸水中待熟后食用,这可能就是传说中嘉兴最早的粽子了。到了民国初年,几个原以弹棉花为业的兰溪人,在张家弄创办五芳斋粽子店的传奇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近年嘉兴粽子产业更是发扬光大,成为嘉兴具有特色的旅游商品。

  

 

  赛龙舟

  “赛龙舟”又称“龙船赛会”、“划龙船”等,是端午最具有节庆和联欢气氛的一项集体竞技活动。相传起源于古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他们争先恐后划船追赶拯救,但仍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寓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古吴越民族也有举行龙图腾崇拜祭祀活动,以此表示自己是龙的子孙,并用龙形木舟进行竞渡。端午期间,嘉兴市在南湖举行划龙舟、水上拔河、抢荷花等活动,附近各地游人云集,连江苏、锡、常、沪、杭之地的游人也前来参与助兴,四乡人士更是蜂涌而至,观赏这一民俗盛会,现已成为一项全国性龙舟大赛。

  

 

  佩香囊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也叫荷包。有用于五色丝线缠成的,并在彩绸上绣制各种图案纹饰如:桃子、荷花、娃娃骑鱼、双莲并蒂等形状。香囊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内装用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制的细末,如:苍山、山奈、白芷、菖蒲、藿香、佩兰、香附、薄荷、香橼、辛夷、艾叶,另加冰片,还可以适当加入苏和香、益智仁、高良姜、陈皮、零陵香等药材,以此提神。现代也用香料,其香更适合现代人们的需要。

上一篇 五月节几号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