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国内机票
当前位置: 火车网 >端午 >端午习俗 >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5-04-09 17:21:07 火车票预订

   中国有很多节日,每个节日的习俗都不一样。大家都知道在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吧,那么端午节吃粽子这一习俗是怎么来的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吧!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粽子是端午的庆节食品,且被赋予纪念楚国大夫屈原的意义。按《续齐谐记》,屈原以五月初五日投汩罗江,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以楝叶塞上,以彩丝缠之,不为蛟龙所窃,乃是粽子之由来。但近人黄石在《端午礼俗史》里,却反对此说,认为粽子祭屈原只是“茶余酒后谈资,据作考证则大谬。”台湾学者殷登国在《夏至的节礼习俗》一文中,亦曾考证粽子最早是夏至的一种时令食品。各派学者,各执一词,亦各有据。不论粽子的起源如何,它已演化为端午,乃至夏令的传统食品了。

  包粽子一般是用竹叶或苇叶包裹,古人也有用艾叶、茭叶、菰叶裹的。用艾叶裹的叫作艾香粽子。粽叶要先用水浸泡,再洗干净。糯米也要预先用冷水浸泡,泡好后将水沥净备用。古人包粽子很讲究,要在糯米中放入红枣、板栗、胡桃、柿干、银杏、赤豆、姜桂等物。如果要包碱粽,可先用石灰水少许洒在米上搅拌之,使米变成微黄色;或在煮粽子的水中放入少许柴灰或石灰,煮出来的碱粽会格外芳香好吃。

  综上所述,大家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流传悠久了吧,我们也要继承哦,让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源远流长。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