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俗称新年。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原本仅指农历正月一日这一天。现在泛指从农历十二月(旧称“腊月”)二十四日过“小年”起至正月十五日闹完元宵节才告结束。下面我们一起看看春节传统习俗有哪些?
春节传统习俗之户户大清扫
中国传统人民讲究清洁卫生,特别是过年过节,更加讲究家家户户做到干干净净过新年。平时由于忙于生产劳动,清扫活动较及少,因此在年前停止了一切生产劳动,专门安排几天时间,把房前房后,屋里屋外,楼上楼下搞一次全面彻底的大扫除。扫净屋内灰尘,擦亮门窗玻璃,房前屋后的枯草落叶,统统都不放过。被套床单、窗帘蚊帐要来一次全面清洗。个人卫生也要十分讲究。从头到脚,从内到外也要大搞卫生。“有钱没钱,剃头过年”是旧时代的一句俗话。男人剪头发剃胡子,女人也要整发美容,小孩也兴理个发,如今都不算什么稀罕事了。这样,才能做到清清洁洁过新年。另外还要添置新衣服,鞋帽等,全家人打扮一新,新年新风貌。
春节传统习俗之祭祀灶神爷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又称“小年节”,或称“祭灶节”,“新年”)这天,旧有“祭灶神”的习俗。据说,灶神爷(又称“司命菩萨”)是天皇玉帝派到人间来监督和奖惩人们的善恶之神。家家都有,每年在过小年的晚上,上天堂向玉帝汇报人间的善恶情况。信奉佛教和道教的乡民为其设祭送行,谓之“祭灶”。其实在汉以前祭灶是在夏天。相传,在汉代阴子方在腊月晨见灶神,以黄羊祭之,因而大富,后遂改以腊月为“祭灶日”。是日,家家户户在灶前贴两匹灶君升天时骑的“纸马”,用果酒、糕饼、纸帛作祭。并敬以麦芽糖,意为粘住灶神的嘴巴,不让他在玉帝面前说话。或用酒糟涂抹灶门上,以醉灶神,在玉帝面前不能说话,就是说话,玉帝听到的也只是一些胡言乱语,不足以信。七仙湖区民间祭灶除上述供品之外,另有一碟供品--两块白豆腐。据说是给灶神上天下地搭脚用的。如果灶神在玉帝那里讲民间的坏话,想害人的话,就会在上天下地时踩塌脚,跌断脚手遭报应。故以此法,促使灶神老实守灶。祭礼完毕,将灶君旧像揭下烧毁,换上灶君新像,并贴“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之类的对联。还有横幅“一家之主”。这一天,还要清洗家具,打扫卫生,干干净净迎大年过春节。宋朝诗人范成大在《祭灶词》中这样写道:“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流连,家有杯盘丰典祭。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耳圆。男儿酌献女儿避,敬酒烧钱灶君喜。”由此可见,古时祭祀灶君之礼仪是非常隆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