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车票
  • 汽车票
  • 买机票
  • 订酒店
  • 查公交
  • 国内机票
当前位置: 火车网 >春运 >春节习俗 > 中国春节习俗

中国春节习俗

来源: 火车网 时间:2015-05-11 17:35:44 火车票预订

  中国春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隆重的节日,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春节习俗也是经过几千年来的传承至今。

  腊月廿三,祭灶(糖瓜粘),腊月廿四,扫房子

  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

  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腊月二十五磨豆腐,腊月二十六割年肉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

  俗话说“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杀猪,当然是杀自家养的猪;割肉,是指没养猪的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腊月二十七,赶大集、洗浴

  这一天,家家户户赶集上店、集中采购。与平日以购缺卖余为主要目的的赶集相比,腊月二十七赶集主要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神马、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等。这一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

  腊月二十八 把面发, 腊月二十九 蒸馒头

  说的是开始准备主食了。旧俗认为从初一开始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和炒菜,所以习惯在大年二十八、二十九这两天做主食。春节期间忌做蒸、炒、炸、烙等炊事,是因为蒸与争谐音、炒与吵谐音、炸与炸(四声)谐音、烙与落谐音,均属不吉利。人们祈盼在新的一年里家庭和和美美,顺顺利利,于是就刻意将那些听起来谐音不和谐的事给一一避开。所以人们在年前都要蒸出够全家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这叫隔年吃。

  虽说这发面蒸馒头的事有点麻烦,但是还有不少人仍然愿意坚守这老辈传下来的年文化。

  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儿惯称除夕,家家户户在欢庆之中贴对联(服孝期内只贴紫对联)、门神,屋内挂年画。春联堪称中华民族独创的艺术奇葩,它以雅俗共赏的特性深受世代人民喜爱。有人曾这样概括春联:“两行文字,撑天柱地;一副对联,评古涵今。”表达了人们迎新纳福、企盼新生活的美好愿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

  除夕又称团圆夜。全家人团聚一堂,互相勉励,总结一年来收获,制定新一年的计划。 除夕夜燃放爆竹,以劈劈啪啪的爆竹声辞旧迎新,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

  吃饺子的习俗。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为了提醒人们不能大手大脚,要节俭过日子,有些地方大年初一早上只吃“扁食”(素饺子),常配生蒜 意寓“算算”。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包好,三十晚上丢剩饭,初一早起也要丢剩饭,以兆吉庆有余。

  大年初一

  大年初一早晨,家家即早起床,穿新衣、戴新帽,洗涮完毕,首先燃放鞭炮,叫做"开门炮"。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满街瑞气,喜气洋洋。长辈带领子孙烧纸焚香,祭天地、祀祖宗。人们习惯在大门里门槛跟放一根桃木棍,没有桃木的用其它棍,以防"野鬼"进家。接着,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要给小孩“压岁钱”。全家人吃过年饺子,随后开始到亲友家拜年。各家为接等贺年客人,家里常备烟、茶、瓜子、花生、糖果等。旧时拜年一般多由家长带领,先拜长辈近族、邻友,以后再去远处各家。新媳妇要由婆婆带领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给所有本家磕头拜年,无婆婆的由其兄嫂带领。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或只能从外往里扫,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初一到初六大拜年,相互表达美好祝愿。它与除夕夜的团圆饭一样,是最能体现“年味”。一般的规矩是初一拜本家。走亲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闺女携婿走娘家,然后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况外,都要回拜。每家都会拿出最好的菜和酒招待亲朋,而这些恰恰是他们平时舍不得吃的。初五开始朋友、邻里之间相互拜年。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正如古语所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

  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姑娘回娘家。随着改革开放对女性的突出,有些地方回娘家提到初二成了新的时髦。以前生活条件所限,白面馍是稀罕物,女儿回娘家置办的年礼中,“大馍”就成了最重要的年礼。娘家要收拾整理、清扫院落,干干净净欢迎姑爷上门拜年。

  正月初四

  正月初四:从这天开始,走亲戚就没有多少讲究了,可以随意“乱走”了。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燃香放爆竹,接财神。初一至初五禁见刀剪,以免破家;禁扫地,以免金银外流;禁倒尿盆,以免污秽神灵;忌喝稀饭.....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传说此日为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生日。求天公赐福。

  正月初十

  正月初十,“十”谐音“石”,因此初十为石头生日。民间忌动石器,不搬石头。

  正月十五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节日夜晚,多张灯火,人们观灯、放烟火、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猜谜语、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等活动。


免责声明:火车网文章信息来源于网络以及网友投稿,本站只负责对文章进行整理、排版、编辑,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