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1日起,铁路部门将调整火车票退票和改签办法,实现火车票全国通退通签,同时实行火车票梯次退票方案。”这是“铁老大”推出的退票新政,也是近几天来各大新闻网站讨论最多的话题。
通过近几天的反映来看,民众对车票全国通退通签的政策大都是拍手叫好,而对火车票梯次退票方案却是拍砖质疑。在质疑声中,大家的普遍观点都是认为项规定就是“变相涨回退票费”。
那么,铁路部门为何要“变相涨回退票费”呢?
据铁路部门表示,因铁路运能总体上难以满足需求,在春运、暑运和小长假、“黄金周”等高峰期间,仍然存在“一票难求”的现象,高峰期的大量退票加剧了这种紧张状况。今年1月1日—7月15日,全国铁路日均退票量同比增加77.6%。退票量随客流增加而增加,越是客流高峰,退票量越大。暑运前期日均退票量是日常退票量的2倍,同比增长50.4%。退票时间集中在开车前24小时以内,占了整个退票量73.5%。大部分旅客同时预订了不同时间和车次、席别的车票,等到临走才退掉多订的车票。因此,“梯次退票”引导旅客提前退票,加快车票周转,让二次购票时间更加充裕,方便其他旅客出行。
关于铁路部门指出的高峰期大量退票问题,也有人专门进行了调查。
据调查统计,今年暑运期间,仅北京站最高日退票近8000张,平日也有4000多张;北京西站平日退票7000多张,高峰则超过1万张。这其中,临到开车前才退票的超过半数。
春运日退票超过5万张。此外,火车票最紧张的春运期间,北京地区每日退票达到5万余张,其中四大火车站每日退票就达3.1万张。不少旅客退票的原因就是担心票难买,先买低等次车票“占坑”。而且很多车票都是在临开车才退,根本来不及返回网络再次销售。
由此可见,铁路部门出台梯次退票方案政策,也是经过考量的。
关于铁路部门说的“很多车票都是在临开车才退”的问题,笔者也曾亲身体会,比如在节假日、黄金周、春运等出行高峰期间,很多时候提前去排队,却买不到票,而临近开车前却能买到票,问售票员,说这种现象很正常,开车前都会有一些别人退的票。往退票窗口一瞅,果然很多人排着长龙在退票,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购票经历。
所以,换个角度来看,火车票梯次退票方案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想想看,通过采取梯次退票方案,车票“占坑”的成本增加了,那么买车票“占坑”的人就会减少,大量“解放”出来的“占坑”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峰期间的购票压力。